好自己的,而且师父过一阵就会回来,但是么……”
“有什么需求,我都会满足。”刘备说道。
“什么都可以?”小书童立马问道。
“自然。”刘备点头。
“刘姐姐原来这么大气吗?”小书童第一次见到如此自信的刘备。
但是她却没有提出任何索求,想了想后说道:“我只有两个要求,如果刘姐姐能完成,我便帮忙去说服元直师姐。”
“第一个是,刘姐姐对将来有何打算?”
刘备没想到小书童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但几乎没有片刻思索之后,她便开口说道。
“我以织履之人出身,一心想匡扶汉室,奈何国贼不绝,前有阉党何进,后有董卓乱臣。”
“如今大汉天命虽失,但人心却还未散去,趁此短暂的时间,或许只有二十年,甚至十年,应当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壮大己身,在乱世之中谋求一席之地。”
说着,刘备停顿了下,本想就此打住,但又不知怎么的胸口生出豪情万丈,继续说了下去。
“然后再与诸侯共争天下,揽民心,平乱臣,还天下再享太平,兴复九州。”
“刘姐姐有称王之心?”小书童开口问道。
“王侯将相只是台阶,敢踏其而上的才是真正的‘王道’。”
小书童此时有些不明白:“那,刘姐姐心中的‘王道’是什么呢?”
刘备停顿片刻,接着开口说道:“是德服四海,八方外族皆为臣,无人敢犯我汉地。”
“也是……祛尽天下疾苦,没有易子相食,没有饿殍遍野。吃饱穿暖,不为苛税所压,万家灯火照在脸上时露出的真心笑容。”
刘备说完之后,小书童能感受到从刘备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明明看不到,但却真实存在的光芒。
似乎比晨星还要明亮。
小书童露出了笑容。
“我相信刘姐姐一定能做到的。”
“如果元直师姐能跟随这样的刘姐姐,我想她的才华不仅不会被埋没,而且志向与爱好也都能更加轻松的去施展,去追逐。”
原来小书童问这个的原因还是担心徐庶,如今知晓刘备的志向后,她认为刘备是与徐庶有着很强的共同点的。
那么她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刘备此时也感受到了小书童的意思,不过她也没有立即在内心庆祝,因为这才只是第一个要求。
“那……小石的第二个要求是?”
“第二个嘛,我觉得刘姐姐应该也能猜出来吧。”小书童叹了口气。
“就是我那凤雏小师姐了。”
刘备闻言也沉默了片刻,小书童不仅不用被照顾,平时还经常照顾庞统,但她却不怎么能约束得了庞统。
要是徐庶离开,直到师父或者大师姐回来之前,小书童确实可能会忙得不行。
不过就在刘备考虑怎么回答的时候,从后方忽然传来一个淡淡的声音。
“不用担心我,我要是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怎么叫凤雏?”
原来是庞统。
小书童看到庞统,也是惊讶起来:“士元师姐,你居然起这么早?!”
刘备抬头看了看,这都快日上三竿了,不算早了吧?
“昨夜没怎么睡好,亏了小石放倒那位张飞,昨夜她一直断断续续再说梦话,加上我的房间与其很近……”庞统说着就又打了个哈欠。
随后,她看向刘备与小书童:“还等着干什么?我们去找师姐吧。”
刘备和小书童都愣了一下。
“咦?士元师姐你这是答应了?可刘姐姐都还没问你啊。”小书童说道。
“师姐天天宅在家里,每月最多回一次家见见自己母亲,也该到了出山的时候了,不然头上都要长出蕈子了。”
庞统说着转过身,又轻声嘟囔了一句:“况且有她在,我平时读学的时候连瞌睡都不敢打一下,比我亲姐还要管得厉害……”
这话可以说是非常真实了。
刘备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她们三人很快就找到了徐庶。
面对刘备带着自己的两位师妹前来,正在阅读着古籍的徐庶抬起头显得有些困惑。
“是小石,还是士元犯了事?”
“元直师姐,我可是很懂事的,哪有那么调皮呀!”小书童立马反驳起来。
“那就是士元么?”
庞统头顶两簇焉了下去,哀叹了一声:“师姐对我偏见太深。”
“那个,还是由我来说吧。”刘备主动上前。
随后便将自己的目的告知了徐庶。
“备希望先生能重新考虑,先生的二位师妹并没有如先生所想的那般不可靠。”
“希望先生能在不用担心她们以及此山的情况下,再做考虑。”
言语十分直接,甚至让徐庶都略微惊讶。
这很不像刘备能说出来的话。
徐庶停顿片刻后,问向刘备:“那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