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
就连刘昭青也知道这个道理,要是“卜算”真的这么无敌,那这汉末估计早就进入类似的修仙时代了吧。
他也跟着徐庶皱眉说道:“刘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所谓的‘卜算’又不是‘造物’,怎么可能做到复活死去之人?”
对于刘昭青与徐庶的同时否定,蔡瑁并没有异议。
反而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但可惜的是……刺史没有搞错预言,也没有突发异想,他是真的笃定了自己所听到的事实。”
“我们都知道不可能,而且‘死而复生’本就不是什么好能力。”蔡瑁严肃说道。
“自古以来,就算是在志怪传闻当中,能再次活动的‘死人’,也大多都是骇然恐怖之恶辈。”
蔡瑁也同样觉得刘表的计划不靠谱,但是他这样子显然是没有能力去劝诫刘表,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并且把这些东西告诉他们俩了。
“这种‘复活’之事情,刘表没有对周围人隐瞒么?”徐庶想了想后问道。
她好奇刘表真要行这等事情的话,怎么会把消息走漏出去,正常不应该是秘密进行才对么?
蔡瑁也解答了她的疑惑:“暂时也仅仅只有在一次晚宴时的几个人知道,刺史那时酒后所言,表面上大家都没当回事,但我能感觉到,那时的刺史并非酒后胡言……”
他说道,神情流露出忧虑之色:“现在的刺史被荆州四处之贼以及北边局势不稳所影响,才暂且放下此事。”
“但如果这些都解决了,我想他应该就会来去尝试去做了。”
“让我来拜访这里,应该就是提前的准备工作之一。”
刘昭青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夸刘表的效率高,不过让他更为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他看向眼前的蔡瑁:“此事……你就这么告诉我等,没关系么?”
虽然刘昭青名声在外,徐庶作为曾经担任太史令的水镜弟子也足够令人放心,但是作为臣下的蔡瑁将自己主公的、这种重要程度近乎等同于基业的秘密告诉外人。
要不是眼前坐着的是谈吐理智的蔡瑁,刘昭青还真的怀疑对方是不是吃错药了,或者是喝昏了酒才做出这种行为。
蔡瑁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他对着刘昭青说道:“昌平侯曾经在刘虞手下待过一阵子,我想应该是明白臣子对于主公的担忧。”
“周围一片危机的情况下,若是刺史不去关注荆州民生,不去关注将士们的死活,反而是去大兴祭祀之土木。”
“那就算这个‘主公’之前再怎么英明,也会让臣下与子民失望,也会让荆州陷入动乱吧?”
蔡瑁看向徐庶,随后拱手作揖:“我选择将这些事情告诉你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便是,徐庶先生将来可能会参与其中。”
“刺史对于卜算人杰的寻找肯定是逐渐不惜任何代价的,而对于我们臣下以及荆州百姓来说。”
“不管是刺史是想要自演一出‘天命所归’的戏码也好,亦或是真正的就笃信这世上存在唤死者归来之术也罢。”
“对于荆州来说,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
徐庶的闻言后沉吟些许,接着开口说道:“你是想让我与师父和师姐妹们,到时候拒绝刘表?”
蔡瑁立马点头:“正是此意。”
“虽然我不能从刺史身上找到改变他想法的方法,但是若是能说服徐庶小姐,以及前太史令不去参与,那也已经算是成功了。”
蔡瑁的这种想法倒是没错,而且实施起来的成功概率也很高。
现在的徐庶在听到刘表的疯狂想法之后,确实心中已经埋下了不去协助的种子。
而以其师父的性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大概率不会出山去见刘表。
不过刘昭青想得还要远一点。
“但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刘昭青说道。
“天下的卜算人杰加起来何其之多,荆州之地作为天下枢纽,来此的卜算大才之人也并不算少,难道蔡瑁太守也要像现在这样,去跟每一个卜算人杰去说明缘由,让其不要去协助刘表么?”
杯水车薪,这个词语很适合刘昭青对蔡瑁这种行为的看法。
“这个我也知道。”蔡瑁低头叹了口气。
“但若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除非是说服刺史,目前来看……这困难程度还不如去说服荆州所有的卜算人杰。”
听起来,蔡瑁好像挺心累的。
设身处地的想想,要是刘昭青还是一个小势力的时候,所依附的人想着去“复活先帝”,那大概早就跑了。
蔡瑁还能再刘表麾下,就说明他反而是具备忠心的。
“这件事我能代替师父答应下来。”徐庶在想了想后回复道。
听到这明确的回复,蔡瑁也是神情微振。
“善!如此,我跋山涉水来到此处,总算值得了。”蔡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