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其心甘情愿的用自己百年基业累积的资源来供养整个冀州。
想达成这结果,要使用的肯定有“心理学”、“画饼学”、“威逼利诱学”等等技巧。
好吧,好像确实不怎么简单。
不然也不会动用如此豪华的谋士队伍来做这件事。
“攘外须先安内”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得民心的崭新冀州太重要了。
荀彧郭嘉她们做的这件事情,刘昭青也会尽全力支持,这关乎着冀州百姓的未来,也关乎着他自己的未来。
——
“昨天小女跟我说,司隶那边的刘焉在围攻长安城,马腾和袁绍与孙坚在协助长安防守。”坐在走廊旁的案前,刘昭青一边写着给刘虞的感谢信,一边在思考西南边的局势。
“没想到马腾、袁绍和孙坚这在我记忆当中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人物,现在居然联手抗北伐的刘焉。”
刘昭青一边感叹这乱世已经发展到自己不能预料的地步了,一边将信写好。
“不过那边的情况应该不需要我去担忧。”刘昭青将毛笔放到了架笔用的白玉山形座上。
思索片刻后,他就摇了摇头。
刘焉应该是必败,或者必定要撤军。
战线拉的太长,益州补给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必定对他愈发不利。
“估计过一阵子,司隶和凉州的形势就能见分晓了。”
就在刘昭青思索间,一抹狡黠的棕黄倩影从走廊的拐角处走来。
“家主。”
听到这声音,刘昭青偏头就看到了宝儿。
“宝儿?今日怎么没有跟在娇儿身后?”刘昭青问道。
宝儿鼓起腮帮:“家主说得我好像是跟屁虫一样,我可是一直在协助夫人呢。”
“哈哈,我的我的。”
“从南边过来的流民越来越少,审查救助的工作已经交给波才她们了,夫人这两天一直在让审配还有田丰带着了解冀州上下的运作。”
宝儿将手里端着的一碗点心放到了刘昭青身前的案上。
“毕竟家主也说过,管理一城和管理一州完全不一样,而且家主也喜欢带兵到处打仗,后方大部分时间都是夫人在统管。”
刘昭青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咳嗯,这个……我确实有点‘甩手掌柜’了。”
“戏楼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宝儿翻了个白眼,然后又说道。
“不过么,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大权在握,夫人就能无敌于她们了。”宝儿做了个握拳的动作。
“谁?”
“没谁。”宝儿打了个哈哈,顺势转移话题:“所以夫人现在需要的是小跟班,小女就挺适合的,还能提防有没有不长眼的人冒犯,我就不适合做这种事情。”
“所以今天也就没有跟夫人一起了。”
刘昭青微微颔首,张娇把一切都打理得有条不紊,家中的几位“大将”也都能在各种领域发挥其能力。
确实给他分担了相当大的压力。
“家主在写信吗?”宝儿瞄到了案上的信纸。
“嗯,是给伯安公的感谢信,多亏了他果断派兵支援,填充了六郡的兵力空虚,不然可能还会节外生枝。”刘昭青点头说道。
宝儿松了口气:“原来是写给伯安公的啊。”
“不然我写给谁?”
“我不知道诶。”宝儿挠头装傻,但却只学了刘辟的三分。
“?”
刘昭青发现今天的宝儿有点不对劲。
但也只觉得是少女到了叛逆的年龄,并没有细想。
“刚好宝儿过来了,的待会帮我把信送到府邸的信隼那边,挑个威猛一点的信隼送出去。”刘昭青说道。
宝儿点头表示知道。
像这种的刘昭青写信她来送信的事情,早在在平原的时候就配合过许多次。
刘昭青与她都算是轻车熟路。
昌平那边,刘昭青过一阵子还要回去一趟,不仅是作为自己的起家之地,不能舍弃。
主要昌平还担任着连接塞北胡人和内地沟通的职责,在北部威胁消失之后,俨然有一种成为草原与汉地的贸易中心的势头。
虽然托郭嘉荀彧等一众谋士,还有自家老婆的福,他能当一定程度的甩手掌柜,可想完全甩手,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拨乱反正冀州的初期,他一定要坐镇在此。
除此之外,刘昭青也要见一部分人,冀州十三郡中有只顾自己利益,靠吸血壮大自己的门阀或是虫豸,但也有一小部分觉悟相当高者。
不仅没有多少争权夺利的心思,还长期与当地民众保持良好的关系。
这其中的中山郡国的甄氏一族就为翘楚。
过一阵子,像甄家这样的在六郡叛乱中的保持中立的士族就会陆续派人来邺城见他,也算是表达支持的态度。
想了想,刘昭青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再过至少十几天才能抽出时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