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靠近的长枪兵与斩马刀兵全部都身形不稳,左右摇晃或是跌倒在地。
紧接着白龙便再次跃起,直冲“吕布”。
手中的长枪镀上一层银色辉光,赵云双眼亮起一抹金色。
她面色冷漠,一枪刺出一阵龙吟,前方大片士卒被震开击飞,从枪中出现的白雾般的龙清晰可见,所掠过之处的士卒身上之盔甲轰然碎裂。
而龙首所朝向的“吕布”也来不及任何反应,直接被这虚幻半透明的枪意所贯穿身躯。
顿时,“吕布”身形就直接炸开,消失于世。
不是吕布。
赵云见此也不再在此处停留,驾着白龙迅速后撤,又回到了大部队当中与刘昭青张辽一同杀敌。
这随意进出的样子被远处城楼上董卓与谋臣看在眼中,虽然有不少人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赵云,但是如此随意进出己方大军的场景,还是难免让人感到一阵不可思议。
“这,这是何等的英勇?”
“为何留不住她?这要是让她随意冲阵,将我军所有的将领尽数斩杀,那我军可怎么办?”
“等,华雄将军在南边伏击,只要等到华雄将军破敌来到此处前后夹击反贼联军,以其实力,必定能战这赵云!”
“可是……这赵云好像都没用上地灵之力啊。”
“……”
赵云的无双表现让他们一阵担忧,不少人都偷偷看向不远处的董卓。
董卓居高临下眺望着整片战场,此时刘昭青大军正在慢慢呈现出一个“人”字形。
在己方大军的包围下,刘昭青不但没有后撤,反而想借此机会分割他们,反包歼灭。
形势并不太妙,或者说,主动出城门迎战刘昭青本身就不是一个太好的决策。
这点城楼上的不少谋臣和将领都明白,但是无一人敢说出口。
这是相国的决策,质疑决策合理便是在质疑董卓本人。
此时,仅仅只有个别人能有资格向董卓进谏,而不用太担心被责。
李儒便是其中之一。
从大军出城主动袭击反董联军开始,李儒就一直在紧张地关注着远方战场的一举一动。
见到刘昭青反应迅速,派曹操与袁绍各自守一侧立马稳住局势的时候,他就顿感不妙。
而等到那银白将军如探囊取物般,进出斩将的时候,李儒就知道自己这边的最大劣势此刻显露无疑。
“我等无将可用,无大将可用,联军之天字人杰将领太多了……”李儒喃喃道。
这个问题在河北遭遇刘昭青伏击时就显露无疑,但是短时间内董卓却没有解决,也没法解决。
失民心者,又怎会有大将不断归心呢。
“相国。”李儒走到董卓身边,低头拱手。
“请相国下令大军撤回城内!”
“我军虽有十万之众,但协做却不如敌军熟练,军中大奖更是不如敌军,此刻应当借助雒阳城防的优势来对敌。”
“借助城防,我军只需要数千便能防住所有敌军,剩余士夜袭群694九叁六一3五卒可休整训练,等到城外敌军松懈疲乏时再出城奇袭,方才是取胜之道!”
李儒此话一出,便也有不少谋士与将领认同,连连赞同。
而董卓紫色的眼眸也流露出犹豫之色。
可就在这时候,一阵平淡的声音盖过了赞同声。
“万万不可退守,除非相国准备将雒阳城送给他们。”
众谋士将领循声望去,便看到一位戴着漆黑斗笠,身形瘦长一身黑衫的男子出现在董卓身后处。
不少人心中惊讶这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但更多的人则是立马生起防备之心。
“你是何人?!”
“他之身躯散发的气息……很是诡异!”
……
“诸位不必惊慌,我与诸位一样,都是为相国分忧的属下。”司马懿平静说道。
李儒看着司马懿,又看向董卓,心中思索,司马懿本就是被关押在董卓府邸,之前是华雄亲自看守,现在能出现在这里,很可能是……董卓自己的意思。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儒停顿片刻,便看向司马懿:“你刚才说什么?不可退守?”
“是。”司马懿再次说道。
“借助雒阳城防御敌固然没错,甚至只需千人便能防御十万大军至少半年。”司马懿道。
“然,这是对于陛下,或是普通将领而言。”
“此时雒阳城中早已似风声鹤唳,反董联军兵临城下,有多少人在盼望着相国败亡,在场的诸位应该不会不清楚吧?”斗笠下的司马懿的脸庞从左到右扫过众人。
众人面色微变,他们虽然清楚,但这等话语怎么能说出来呢。
“尔等清楚,但却不敢言。”司马懿直接了当的说道。
“所以,以相国此时在雒阳的威望,退守城中反而会给城中逆反之人无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