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等来此本来就是为了讨董而来,为何会因董军而惊?”
说着刘昭青对曹操点头,曹操便对着曹仁吩咐起来:“子孝去告知元让,准备杀贼。”
刘昭青这时候直接朝着外面走去,张辽以及曹操荀彧等人跟随着他穿过慌乱又疑惑的诸侯,来到了营帐外。
临走之前,曹操对着袁绍颔首,眼神也是示意袁绍赶忙跟上。
直到刘昭青等人走出营帐后,袁绍在原地思忖片刻,才也起身跟上。
盟主以及副盟主等人的淡定也如定海神针一般,很快就传递到了整个大军上下,董卓围攻的紧张与恐慌情绪也迅速得到了遏止。
刘昭青的淡然并不是装出来的,他早就预计到会有这么一刻。
毕竟董卓此人刘昭青虽然不能说是知根知底,至少也能算是“过于了解”。
她之“好大喜功”可能不会表现在明面上,而且也并不是纯粹为了一己私欲。
但在被质疑能力,被声讨反对,她就喜欢用“大功”之事来击碎那些反对的声音。
亲征韩馥就是如此缘由,这次亦是如此。
董卓是一个看似能听取身边谋士意见,但实际骨子里却一意孤行的霸道顽固者,她总是觉得自己做得没错,只是反对者不够听话与高智,不懂她之所为。
如贾诩所言,这样的人,确实只需要攻心,甚至什么都不做等个三五年,她之势力便能自行崩溃。
刘昭青与郭嘉贾诩荀彧与沮授,早在魏郡邺城之时,就一起详细探讨过董卓。
“董卓的性子一日不如一日了,我原本以为她至少能憋住三四日的。”刘昭青来到营帐外后,骑上手下牵来的马儿,随张辽一起在看似嘈杂但却有序开始行军列阵的营地中行进。
张辽带了一队黄巾军在统领原本休息的黄巾军快速集结,曹仁则是按曹操的吩咐回到曹营也同样开始集结士卒。
曹操与荀彧贾诩在刘昭青身旁跟随着,他们得去到前面的高坡上,一观敌人的实时情况。
“虽然她仍然有十多万精锐,但这些精锐却是从西凉等地调遣过来的,亦有差别。”贾诩说道。
“与原本的雒阳驻军相比,这些调遣来的西凉部的兵马,习惯不同,见识也不同,便会更受攻心之计的影响。”
军队也并不是一串数字,虽然同样都是十多万大军,董卓现在所拥有的大军却是比不上在河北损失的。
培养人才培养经验老道的士卒都需要时间与精力,军队上下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董卓又不是漠北的死鹏,当然不能控制每个人的思想,手下也不是无感情与思维的死士。
没有信仰,刚刚才败,又不占据大义之军队便是最好的舆论战目标。
“虽说效果卓越,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荀彧在一旁提醒道。
“董卓坐拥的是整个雒阳的资源,宫内的一切都被其所驱使,更不用说还有那与凶神勾连的司马氏。”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攻心,董卓也可以。”贾诩骑着马跟着刘昭青眉头微皱,略显担忧。
“方才那些才追上我们的诸侯在得知张曹两位将军禀报之后,明显有几人眼露退意,这等意志,董卓只需要派细作策反离间,便大可能成功。”
“而主公这时候又不能对他们动手,否则会影响军心。”
刘昭青沉思片刻,看向曹操:“孟德怎么看?”
曹操面色平淡,一身深色长衫的她从得知董卓两路出兵夹击他们开始,就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之色。
至于刘昭青想要问的,关于贾诩担忧军中诸侯之事。
曹操淡淡开口:“离间再多的牛羊,也仍然是狼虎口中之食。”
这等说法,倒是让刘昭青笑了几声,不过他也是完全同意曹操的观点。
“若是对峙之时,倒的确需要担心被离间,但战事已起,这时候要有投敌者,那便刚好顺了我意。”刘昭青平静说道。
一旁的贾诩也立马明白,刘昭青的意思是杀鸡儆猴。
这时候要是有被离间的诸侯跳出来妨碍讨董,那么刘昭青作为盟主当然有充分理由问罪乃至问斩于他。
说话的功夫刘昭青等人已经来到了高坡之上。
望着远处雒阳城前已经比之前多了两倍,而且仍在从城门里不断涌出的董卓大军。
荀彧不由握紧了手中的缰绳,贾诩也的神情严肃,甚至就连曹操都不由凝神细看。
她们并不是紧张或是害怕,而是明白这一仗关乎着雒阳的归属,乃至整个天下的格局。
“主公,黄巾军已经全部集结!”赵云骑着白马来到刘昭青身前。
刘昭青看着城墙前的大军,偏头看向南边:“希望她们那也能顺利吧。。”
——
另一侧,在缑氏县与轘辕关前出现了大量的董卓军。
在夜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