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前方,也没有说话。
直到她们两人都看向自己后,他便微微摆动了下缰绳,驱使马儿调转身躯。
“我们就地扎营。”
“啊?在这?”
又过了一段时间,临近傍晚时,大军的营帐便扎得差不多了。
丘陵之上有不少巡逻士卒在赵云与夏侯惇等将领的带领下,没有停休地时刻轮流观察着敌方的举动,而在丘陵后的小块平原上则是大军主力营帐所在。
此时此刻,在主营之中,刘昭青曹操袁绍还有荀彧贾诩等人正聚集在一起。
“大军接连行进上百里,连破两关下两城,而且后半走的还是崎岖山路,需要休整一番。”荀彧说道,算是向袁绍解释为何刘昭青会选择就地扎营。
袁绍微微颔夜袭群六玖四9三6一3伍首,事实上在聚集于此地之前,袁绍就单独找过刘昭青,刘昭青已经把原因告知了她,她心中也没有了疑惑。
“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就这么与之对峙么?”袁绍问道。
“自然不是,那样便陷入了被动当中。”刘昭青摇头。
“孟德身边勇将如云,而本初姐之士卒个个装备精良,战斗能力颇高。”
“这两万兵卒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阻碍。”
“但,他们也不会就这么站着挨打,一旦我们就此进攻,取得优势,他们也势必会往城中退回。”
“接着等我们回撤时,又会从城中出来。”
“你来我往之下,我等大军也渐疲。”
刘昭青看向两人:“所以,我们需要主动对雒阳城内的董卓发动进攻,而不是在城外干等或是被戏耍。”
“对董卓?那要如何去做?我们大军又没有羽翼,怎能做到飞过这两万人,落入雒阳城诛杀董贼?”袁绍问。
而一旁的曹操此时也笑了起来:“本初姐没听出来么?‘进攻’只是比喻。”
“比喻?”
刘昭青颔首:“雒阳城内并非只有忠于董卓之人,我们且放出董卓与凶神勾结之消息,并将我等到来之讯息传进去。”
“雒阳内必然会有躁动之声,这样,我等在城外每次进攻斩下敌军的场景便会被无限放大。”
“可是……雒阳城内的那些不忠董卓之人又没有兵力,完全不能威胁到董卓吧?”
见到袁绍还有些不明白,刘昭青就继续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舆论战’。”
“我们不需要指望他们能用刀枪伤到董卓,只需要使得他们传播情绪便可。”
“试想一下,若是本初姐你来守城,敌军在外,城内却一浪高过一浪的不断传出我军必败的传言。”
“作为首领的你或许可以不信,那底层将士们呢?或者更加普通的城内百姓呢?”
刘昭青平静说道:“董卓忽视了百姓与普通人的力量,行那么多倒行逆施之事,现在,也该到了她来承担后果的时候了。”
——
此时雒阳城中,董卓正穿着戎装,在自己府邸的一处厅堂之内,看着板上的地图沉默而冷静。
即使刘昭青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她也没有表现得过于惊慌。
这时候,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身穿暗红官袍的谋士。
“相国。”李儒弯腰拱手作揖。
“刘昭青已经在城外不到两里处扎营,城中粮草充裕,城外之其余兵马也正向着他那侧移动。”
“嗯。”
李儒这时候本应该退去,但这时候却依然在原地。
“还有何事?”
“那司马懿……”
“他有异动?”
李儒连忙摇头:“他一直在房间里,由地字人杰的士卒看管。”
“只是我觉得司马懿之策以及其能力……有挽大厦之倾之能,相国为何……”
“跟了我如此之久,李儒你难道看不出来此人并非什么忠良么?”董卓说道。
“而且,现在也还没到那个时候。”
“雒阳城坚不可摧,反贼联军越是接近雒阳,越接近崩溃。”董卓紫色的眼眸闪过冷色。
“只要我们能守住雒阳城不到一月,这些反贼必定内乱,自行崩溃。”
“而那刘昭青等人,只需要不断使其疲乏,让他没有办法回去主持大局平定诸侯内乱即可。”
“李儒,你且派几个细作到那些诸侯中去,雒阳之外的城池皆可用作当筹码来离间。”
“反贼中有刘昭青这样的人,但也只有一个刘昭青。”董卓平淡说道。
“更多的是连朝中腐儒、冥顽不灵的老东西都不如的饭桶。”
李儒低头:“相国英明。”
在董卓的料想当中,借助雒阳的防御,即使刘昭青大军数量再翻个倍,也能守住很久。
坚固的城防以及城内充足的补给就是董卓的底气,这也是她为何不去重用司马懿的原因之一,仅仅用了他的虚实扰乱之策。
董卓在提防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