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这个时候要是为了挽救邺城出来与我们正面作战,显然十分不明智。”
李儒的话很有道理,可一旁的贾诩却不这么想。
“我倒觉得,刘昭青会出现。”贾诩沉思片刻后说道。
“吕将军破城如此之快,会让刘昭青觉得相国有能力借此机会直接一统北方。”
“而幽州为刘昭青的基业所在,他可以忍受反董联军之失败,但肯定决不能放任幽州受到威胁。”
还没等贾诩说完,忽然董卓与身旁的将领就看到远处原本漆黑的树林前忽然亮起一片火光。
在橙黄摇曳的火光的映照下,矫健的马儿与披甲的士卒在夜色下奔袭,仿佛一群萤火之虫在扑向那黑暗中燃烧的唯一烛火。
“这……应该是百来骑兵?”虽然离得很远,但是隐约看到的战马以及这等移动速度,只可能是骑兵。
而这时候在邺城外忽然出现一百骑兵,毫无疑问,那必定是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刘昭青。
刘昭青终于出现了。
“百名骑兵就像解邺城之围?还真如飞虫扑火。”有人不屑道。
“他能入雒阳烧粮库,亦能解韩馥十万大军之围,切莫小觑。”贾诩提醒道。
“而且……”她看向远处的骑兵队伍皱起柳眉,“为何她会这么快出现?”
“刚才贾诩军师不是预测刘昭青会出现吗?这不已经验明汝之妙算,为何此时反而疑惑?”有人问道。
贾诩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我预料他会出现,但并不是这么带一百骑兵就前去邺城。”
“刘昭青出道以来做的每一件事情看似不可能,但绝大部分都成功了,证明其在做之前绝对深思熟虑过。”
“那么,他难道觉得一百骑兵便能战胜我等十万精锐?”
想到这一点,贾诩莫名感到一阵恐惧。
“不过他也许只是想趁乱捞得好处。”李儒说道。
两位军师的分析董卓都听在耳中,她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这却是她迅速解决战斗的机会。
自己这边说是十万精锐,可是渡河过来的却只有五万左右,其余的要么在保护后方补给线,要么就是在赶来当中。
“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进入邺城。”董卓说道。
“是也。”贾诩颔首。
“刘昭青对于韩馥败军的鼓舞不可估计。”
“全军听令,由张绣华雄带两队,从侧门进入邺城支援吕将军,其余人随我一起,追杀那一百骑,凡杀一骑,赏千金!”
董卓一声令下,大军便朝着刘昭青而去。
她并没有小觑刘昭青,不仅让华雄张绣去支援城中吕布,甚至还让贾诩与李儒随行,两位谋略人杰在战场之上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但当所有人都觉得刘昭青这是要一鼓作气冲进邺城,力挽狂澜,与韩馥残军汇合,然后再与董卓相对抗的时候。
没想到在快要抵达邺城之时,刘昭青的队伍居然并没有进城门,而是朝着邺城的边缘向着北方而去。
“这……他不是进邺城?”骑着马的李儒惊讶。
“看样子是要去北方,北方之刘虞并没有直接参与反董联军,实力尚在,也就是说,如果刘昭青去与刘虞汇合的话,我等大军可能要被其拖延住。”
“为了快速破城,吕将军已经现身,如果刘昭青拖住我们,再传消息给中路大军,那么虎牢关便可能危在旦夕。”贾诩深深皱眉。
她忽然意识到刘昭青比她想象得更为聪明,这等人不可能只会照着既定计划去行动。
随机应变才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将领应该有的特质。
想要解救邺城也并非一定是要进入邺城当中杀退董卓军,可以围魏而救赵,也可以围“董”而破“虎”。
一旦反董联盟真的攻破虎牢关,那董卓便不得不退。
“追!”
董卓只是停顿片刻便下达了追击指令。
尽管贾诩觉得这番追击可能会出现变故,但她此时也无法再劝董卓,只好对着董卓说道:“相国,请让邺城中的吕布等将军与我等汇合!邺城只需留两万人便可!”
相较于韩馥那边还剩下的几万人,贾诩毫不怀疑刘昭青的这百人的威胁要远胜于韩馥。
这看似没有理由的直觉,却让她深信不疑。
而在这种随时可能出现变故的局势当中,如果出现什么意外,吕布这种天字人杰就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董卓停顿片刻,便点头应允。
放在之前她可能会觉得贾诩有些太过谨慎,但刘昭青与别人确实不一样,亲自领教了其烧粮救韩馥军之后,董卓已经把他放在自己这次出征的第二位目标。
重要性甚至高于韩馥势力以及其手中神物。
此刻若是从天空往下看,便是董卓之大军从原来的分别支援邺城与追击刘昭青,变为了合流入一起,全力朝着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