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当中缓过劲来,在其精锐的推进下,若还不撤退,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死伤至少过十万。
对于韩馥张杨等河北诸侯来说,死伤如此多士卒是损了他们的根基。
对高览张郃这些将领来说,如此之大的伤亡也意味着他们人生史牍上会被添上最屈辱的一笔,而且这些都是他们亲自培养训练出来的士卒,不可能白白看着他们牺牲。
“左右!传我令!收束阵型!全力向东北方向突围!”
“突围?这时候若是突围,董卓军就如杀鸡烹狗般在后肆意杀伐我等尾军。”有河北诸侯将领提出异议。
但下一秒,高览就一刀将其头颅斩下。
“违者,斩!”
随后他看向张郃,张郃会意,立马手握长刀:“我带队当先锋。”
紧要关头绝对不能有两位发号施令者,也绝对不可能靠这些别诸侯下的酒囊饭袋。
高览甚至都没有向其主韩馥请命,因为已经没有时间了,容不得再去做那般繁文缛节。
还好韩馥虽然统军能力不行,也已惊吓过度,但基本的判断能力还是有的。
在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必须舍弃点什么,不然连自己性命都难保。
“快!听高将军令,全力突围!”韩馥大喊道。
田丰与审配在一旁心里一叹,但还是遵命前去助高览。
他们得为自己而战,性命若是没了,理想志向便也就无从谈起。
当高览带着主力开始朝东北方向突围时,这番动静后方的董卓也是看得清清楚楚。
她不太清楚为何韩馥军会又一次提起斗志。
“发生了何事?”董卓对着前来汇报的士卒问道。
“回相国,韩馥军放弃了伤残步甲以及所有携带的补给辎重,正往东面全力突围!”
董卓皱眉:“殊死一搏?”
“东边便是黄河,丢盔弃甲后难道指望着十万人游过大河么?”董卓身旁的将领开口说道。
“那估计不等我等前去追杀,他们早就被黄河中的河虫分食殆尽了吧?哈哈。”
调侃嘲笑的话语此起彼伏,因为在后方时黄河的情况下,丢盔弃甲往河边跑确实是找死行为。
兵法只有背水一战之言,而且这“背水一战”还是有另一支部队配合的情况下的计策。
从来没有听说过“背水一逃”。
不少人都觉得韩馥军这是黔驴技穷,穷途末路之后想出来的昏招。
不过李儒这时候出面让董卓谨慎斟酌,不可小觑。
一直面色冷静的董卓这时候也开口说道:“都住嘴吧,才被贼人袭营撕开防线,现在就忘了?”
众将尴尬难语。
董卓思索片刻后,看向一旁的贾诩:“文和如何看待韩馥军此番行为?”
贾诩看向董卓,随后低头拱手恭声回道:“回相国。”
“韩馥军此时肯定不是由他自己指挥,如李儒所讲,不可小觑。”
“他们执意放手一搏尽全力突围,那么我想一定有渡河逃亡北方之法。”
“韩馥军十二万已经被剿灭两万,剩下的十万都在我们眼前,哪里去准备渡河?难道韩馥还有仙人般的分身能力不成?”有将领疑惑道。
“将军莫不是忘了之前那一箭。”贾诩对他说道。
众人微怔,董卓便明白贾诩是在说那为韩馥军准备渡河之人,很可能就是之前袭击他们之人。
“难道我们不追?”董卓问道。
贾诩摇头:“要追。”
“而且要以极快速度追,最好让华雄张绣等将领带骑兵趁此机会竭尽全力灭杀韩馥士卒。”
“不然若是等他们渡河而过,我等便不好再追击了。”
“文和觉得,韩馥有能力十万大军全部渡河?”李儒沉思片刻说道:“那夜袭之人必定是人数不多才会藏于暗处,为十万大军准备渡河就算夜袭之人有万军也得准备至少三日,这短短不到一个晚上,他们有何能力做到?”
“一般人是没有能力做到。”贾诩说完停顿一下。
“但‘他’不一样。”
“他?”
贾诩看向董卓,开口说道:“我怀疑袭击我们的人是刘昭青。”
“什么?!”
众人大惊失色,随后的也纷纷表示不可能。
“相国应该也知道刘昭青在塞北立下的功绩。”贾诩低头说道:“白狼山之战他且能四十骑去闯乌桓,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做之事。”
“可是,如果真是刘昭青,那他烧了雒阳粮库之后,是如何击败吕布的?刘昭青要是有吕布之勇,那虎牢关应该早就被攻破了才对吧。”李儒问道。
“这点,臣下也不知,需等吕将军醒来才能明白。”贾诩说道。
其余将领都表示不太可能,刘昭青身边的将领他们也不是没有情报,哪里能射出之前那一箭。
而且前不久虎牢关那边还有消息表明,反董联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