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没有别的事情吧?要不去我之营帐喝一杯茶?”
“我那茶是家中佣人从幽州购得。”
“从幽州?”
“是啊很惊讶吧。”审配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而且还是来自昌平,那日天命崩碎之后,昌平不仅变为了沃土,听说昌平侯的夫人还找了不少培育天赐之人杰,尝试起了各种栽培。”
“哦?昌平的茶叶?那我确实得要去尝尝了。”田丰来了兴趣。
等到田丰跟随者审配一起来到其营帐之中后,却发现营帐中不仅有他们俩,还有其余的人。
还有高览张郃与麴义等。
田丰的神情立马就严正起来,对着审配说道:“正南兄这是……”
“没有别的意思,大家在一起就是想聊一聊该怎么应对董卓之事。”
随后在席间,田丰一边品茶一边喝诸位一起聊着董卓之事。
虽然句句没有提及过韩馥一句话,但大家能在这里,便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
田丰想起沮授临走前说过,韩馥非明主。
此时他便也明白了,这可能是众人最后一次在这里相见了。
等到反董之后,田丰便也能见到更多“沮授”。
心中难免叹了一口气。
——
等过了三日,冀州一路的反董大军也终于得到了兵甲与战马的补给。
经过三日的训练,虽然新募得的士卒还远远称不上“精兵”,但也总算不是连挥动长戟都手抖的人了。
这一日一大早,韩馥就让大军收好营帐,准备去往上党与张杨汇合。
因为扎营之地距离上党十分之近,所以仅仅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韩馥的大军就远远看到了张杨的大军。
等到见到张杨后,张杨也发现韩馥的兵马比之前还多了不少。
“文节兄这是又募了一批新兵?”张杨问道。
“是。”韩馥点头,然后平静说道:“本来还想再募万余,但再等下去,可能就耽搁了战机了。”
听到韩馥的话,张杨也感叹:“文节兄一开口就是随便招募万余,这换做是我可不敢想。”
冀州还是太有钱了。
“这就太过言重了,张兄好歹是上党太守,而且最主要并州的许多士卒都被吕布和丁原带往了雒阳,然后又因为丁原被吕布所杀,那些士卒就都归董卓了,不然张兄至少还能有一两万兵马。”
“是啊。”张杨无奈,“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好了,闲话也不必多言,按照之前的分工,这一路补给与辎重我来负责,而过河之事则交由张兄。”韩馥看向张杨。
张杨笑道:“这点事情,我当然已经做好了,就等文节兄以及其余河北诸侯来此呢。”
接着张杨便带着韩馥等人先行朝着远处的黄河边而去.
“前方两里之处,是黄河较为平稳之地,我这几日已经找了接近百艘大船用来渡我等大军。”
随着张杨向韩馥介绍自己这些日子所做之事,很快他们就看到了远处的岸边停靠了大量船只。
虽然百艘渡船看起来很多,但身后可是接近十二万大军,与之相比,这么多渡船也就不那么多了。
但也不能无脑的酒追求渡船数量,毕竟黄河是有宽度的,而且就算这里的黄河是“较为平缓”,但那也只是表面,作为常年怒涛甚至偶尔会出现大乱的河流,表面平静河面之下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暗潮汹涌。
这点张杨与韩馥也都清楚,所以他们准备渡河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让自己以及精锐当那第一批。
而是让几队普通部曲先到对岸,然后再先前探寻几里地,确认没有危险后再行登船渡河。
就算不懂兵法之人也知道要是在渡河的时候,对方大军出现在河对岸,那这河面上的人也就跟活靶子没什么区别了。
第一批渡河的士卒很顺利的就到了对面,随后也尊韩馥张杨的命令,带兵前去探查安危。
期间十几万大军都在并州一侧,并没有擅自渡河。
等到大概一个时辰之后,那原本探查的部曲也回到了河对岸,由一士卒掏出一面蓝色锦缎对着对岸挥舞。
韩馥等人看到后,也是放下了担忧之心。
按照约定的讯号,蓝色就代表安全,也就是说前方并没有埋伏的军队。
“全体大军,陆续上渡船。”韩馥对着身旁的将领说道:“你等组织好队伍,莫要出现慌乱。”
将领点头应声。
而田丰此时一直皱着眉头,在上渡船之后,田丰一直在看着河流左右,等到安全上岸之后,他的眉头仍然是皱着的。
这时候,不远处的高览也来到他身旁,用着仅有他们俩才能听到的声音问道:“元皓为何都来到对岸了,还皱着眉?”
“因为……太过顺利了。”田丰说道。
“太过顺利?”
“嗯。”田丰颔首,回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