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孔伷韩馥有信隼沟通,且会有专门的信使骑灵马传信,不用担心会不知道互相之情况。”刘昭青对着剩余的诸侯说道。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之军队数量如此巨大,分为两路虽然有更多机会,可这多了不少风险吧?”说话的是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为联盟中少有的参与反董的汉室宗亲,不像益州牧刘焉无逐鹿之心只想当蜀地天子,荆州刘表也只有守成之想。
刘岱的宗亲血脉并不太“亲”。
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听起来名声挺响亮,但其实也只是算远亲,本质是刘肥孙子的后代。
这就有点像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意思了。
所以刘岱并没有太多宗亲问题上的忧虑,参加反董会让他名声大涨,同时也能保住兖州。
不然要是董卓出关,第一个进攻的就是关外兖州,所以刘岱在联盟中出力也还算是真心。
“刘刺史不能只看数量,河北与豫州虽都是好地,但这两地刺史太守带的兵卒却远不如我等。”兖州刺史的属下桥瑁这时候说道。
桥瑁为东郡太守,他说的也没有任何问题。
“兖州青州等地,曾常年与甲子军作战,士卒的战力与素质普遍不低。”袁绍微微颔首,“所以我们才让各位留在这第一路。”
“这一路不是送死的一路,相反这是此次反董最重要,也是最精锐的一路,实不相瞒,我们这一路也是最有可能攻入雒阳之一路。”刘昭青对着剩下的诸侯严肃说道。
“刚才桥太守与袁盟主也说了,兖州青州之兵卒之所以强大,完全是因为与甲子军战斗许久,历练而出。”
“那么同样,董卓之西凉兵不仅与甲子军战斗许久,且常年与西羌异族战斗,兵马之强壮不可小觑。”
说完之后,在场的诸位也是沉思一阵,随后陈留太守张邈问道。
“那……其余两路岂不是难以与董卓相抗衡?”
“我们联盟组建的目的就是除掉董贼,还汉为正。”曹操淡淡说道:“在场的诸位应该也是抱着这等目的才参与的。”
“至少,现在应该还是如此。”
没有再对兵分三路的计策有多解释,也没有人再不识趣的去问是否合理。
本就做不到十全十美,所以只需要尽量做好属于自己的这一路便可。
等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刘昭青与袁绍曹操以及公孙瓒刘备等诸侯汇聚在营帐里开始商量这一路的进攻事宜。
徐州刺史陶谦较为年迈,而且刘昭青也看出来徐州兵马并无太多战心,早就与袁绍曹操等人商量过了,由陶谦来负责这一路的大后方的补给事宜。
而袁绍堂兄袁遗则负责战场面的补给调度,简单来说就是统管粮草。
对此两人自然都是没有意义,陶谦甚至都松了口气。
虽然徐州也非贫瘠之地,但陶谦早就不是年轻时那个刚直的少年儿郎。
本来他都无意参与反董,可属下臧霸等将领、以及当地富商竭尽劝说,才勉强答应来此。
而来这陈留会盟时,陶谦也仅带了三千兵马。
既然如此,让他负责后勤,也是最为合适不过。
曹操也知道,不能强求天下所有人都如自己一样,一心去匡扶汉室。
但看陶谦时,她还是难免露出冷漠之色。
后勤安排完毕之后,便是先锋人选。
除了先前就自告奋勇的张邈之后,刘昭青与袁绍等人商量后,又让河内太守王匡以及陈郡桥瑁与兖州刺史刘岱、加上济北相鲍信一起,组成先锋部队去往虎牢关。
剩下的刘昭青则是让袁遗留守后方的同时,不要中断募兵训练,然后则与袁绍曹操刘备等人带领主力,在先锋部队之后去往虎牢关。
先锋是冲阵之部曲,同样也是探路之哨卒。
危险性显而易见,可也无法或缺,张邈等人需要为主力部队打头阵,责任重大。
不过刘昭青也嘱咐让其不要盲目死战,遇到不可抗之敌便立马回撤,回归大部队,只要探得情报便好。
张邈几人答应后,便组织手下,从联军中分离出一万多的士卒朝着虎牢关而去。
“我说,我们这走得也太慢了,离虎牢关也就百里地的距离,行军快点,今日晚不就能到吗?”
在长如游龙的大军前段,骑着马的张飞跟身前的大姐二姐吐槽道。
“强行军是为了不耽误战机。”关羽开口说道,“我等主力却需要等其余两路配合,所以并不需要太过着急,反而前方可能有董卓之埋伏,慢点走等先锋部队消息才是最稳当的。”
“云长说的是。”刘备也点头,骑在马上的她抬头看着刺眼的天空:“刚才昭青那一箭,我想虎牢关的董卓军一定也看到了。”
“虎牢关的董卓军看到?那不是更好么?”张飞一脸不屑,“我就不信那董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