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小半。
“如此看来,昭青这两次战役加上各项政策,不仅解决了昌平城最大的发展劣势——缺钱缺地缺人,而且也让自己有了充足的后备资源。”
“特别是战马……若是训练能跟得上,不出两年,河北应当就能平定。”
刘昭青微微点头,这也是他之所以如此冒险的原因,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但,河北诸侯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荀彧沉思片刻后,看向刘昭青:“昭青准备何时出手?”
“那肯定是在董卓倒下之后吧。”刘昭青回答道。
但是荀彧却摇了摇头。
“哦?文若觉得不适合?”刘昭青意外道。
“河北除了幽州并州之外都是富庶、或者有富庶潜力的好地,盯上的人有很多很多。”荀彧说道。
“这我知道。”刘昭青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但我总不能背刺盟友吧?”
这不是孙十万才会做的事情么?
不过这时候孙十万还在荆州跟着自己姐姐屁股后面跑,倒是不能以彼孙度此孙。
荀彧沉默片刻,随后说道:“的确是如此,昭青并不是奸雄,也不能去当奸雄。”
“背信弃义之事不能干,不然已经有的名声和威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我觉得昭青应当要做好准备,暗中摸清所有并州冀州军卒配置粮草部署之情况,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便能一举拿下河北。”
……
刘昭青与荀彧继续聊着,直到宝儿在一旁提醒再聊下去粥都要冷了的时候,两人才休息吃了会饭菜。
后来,刘和与公孙瓒也从蓟城来到了昌平。
前者是带来刘虞的慰问以及对刘昭青论功行赏。
虽然朝廷那边迟迟没有对刘昭青赏赐,但刘虞却很大方,按照承诺将之前被异族侵占,如今回归的幽州之地都交于刘昭青管理。
甚至还给刘昭青封上了“治中从事”。
“从事”也称为“掾史”,是由州郡县一把手亲自任命的辅佐之吏,而“治中从事”则是所有从事中地位最高的。
而刘虞可是州牧,也就是说,刘昭青现在是名义上幽州的二把手,刘虞若有别事,或是出现什么问题,他这个“治中”就得代为管治理政。
“这……”刘昭青惊讶地看着刘和递过来的文书。
而刘和见到刘昭青这模样也是笑道:“昭青弟弟可不要嫌弃,这是父亲能封的最大的官职了,不过父亲也告诉我,他还在与朝廷那请功。”
刘昭青当然不会嫌弃,只是觉得这位置应该是面前的刘和来坐才对。
但对此,刘和却摇了摇头说道:“我已经对父亲说了,我成不他,只想做一方郡守,那才是我能力的极限。”
“况且……经历了那番事情,我对于沙场之事和异族都有发自内心的抵触,如此,怎能承业。”
刘和或许也有意气风发时,但已经三十多的他,经历了生死后早就明白了自己的天资如何,极限如何。
他也明白天下将乱,他这等人是不可能带着幽州在乱世平安立足的,连守成都做不到。
对此,刘昭青沉吟片刻后,也没有说什么,他不知道刘虞究竟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看来,得找个机会与刘虞好好谈一谈了。
等到刘和离开后,另一边的公孙瓒对刘昭青笑着恭喜。
随后刘昭青也带她认识了下荀彧,得知是荀氏一族的荀彧后,公孙瓒也异常惊讶,然后直言刘昭青的魅力实在是大,连这等望族天骄之女都能吸引。
接着公孙瓒言明自己是来求刘昭青支援的,白马义从在漠北之战中损失了不少,而且北平还要抗击扶余人,所以公孙瓒想要再次发展一番。
郭嘉微微皱眉,毕竟公孙瓒若是强大,其实也是一个威胁。
但刘昭青却是欣然答应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公孙瓒是见识过漠北之战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刘昭青的真实实力。
等到公孙瓒高高兴兴回去,随后刘昭青与郭嘉荀彧再次商谈一番的时候。
一个消息从赵云口中传来。
“报!”赵云拱手,神情兴奋,眼神放光,“主公,袁绍在渤海起兵,并发出一道讨贼檄文,号召天下诸侯联合一起共诛董卓!”
第243章 刘虞的大气 4.5k
郭嘉与荀彧对视一眼,都将手中的杯子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而刘昭青直接站了起来。
“如此之快?”
虽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结果,但真当来临时,却显得那么突然。
“渤海……”郭嘉皱眉,面色疑惑地说道:“袁绍为何会去渤海?按理说起兵要么是在老家,要么是在郡守教弱、资源较多的地方。”
袁氏的老家在汝南,而渤海则是冀州边缘之地,比起豫州徐州等地来说,也不是太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