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是昭青,也是我,也希望是更多英雄。”
刘昭青点头同意,感叹道:“是啊,要动手去做才行,可惜知行合一,本身就不是常人能做到之事,大多人甚至诸侯也只会口头去努力或是改变,并不会真正去做。”
“知行合一……”曹操轻喃,然后笑了笑。
“昭青还是那个随口就能说出惊世名言之人,这句话要是京城那些大儒听了,都要在原地思忖半晌。”
这句堪称真理的名言确实看似简短,但却饱含了一生都难做到的大智慧。
但刘昭偦青也只是有感而发,并不是他所悟出,所以也谦虚地笑道:“随口而言,没什么大道理。”
在原地再次站了一会儿,沉默间,似乎谁都不愿意开口说出那句话。
最终,还是由刘昭青先开口道:“那么……我也要走了。”
曹操微微点头。
不过在刘昭青转身时,曹操喊住了他:“昭青。”
“什么?”
“可有新诗?”她微笑:“听你在漠北做了那么多事,应该也做了新诗吧?”
新诗?
刘昭青本来打算将那首瀚海所赋之诗告诉曹操,但,想到即将要分别,停顿了下后,在曹操面前便又作了一诗。
随后对着其微微点头后,刘昭青便骑上峳峳,在泛着鱼肚白的天色下,快速离开了她的视野。
独留曹操在原地驻足良久。
忽然。
“子孝!”曹操喊了一声。
躲在一处房屋拐角偷看的曹仁惊得脸色一变,自己也没露出气息和身形,怎么就被发现了?
想想孟德姐对于自己的了解,曹仁便知道曹操肯定是猜到她看似平时很是正经,但心里肯定好奇送曹操来的那个男的是谁,怎么会和大凶之兽一起,所以必然会偷看。
收拾情绪,曹仁赶紧走了出来,本来要解释两句,但曹操忽然对她说道:“去拿纸笔……不,把我最珍贵的锦缎拿来。”
“啊?”曹仁惊讶。
曹操这是怎么了?自己的从姐以前可是威风凛凛,潇洒至极的,今日怎么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是要准备起兵吗……而且孟德姐,这事不是可以回家再做吗,这外面这么冷……”
还没等曹仁说完,曹操就平静开口。
“去做就是。”
曹仁闻言也低头喏了一声,便立马快步跑着回去拿笔墨和锦缎了。
等到不到半刻,曹仁拿来了纸笔,随后看到曹操在一石桌上铺上珍贵的锦缎,用笔写下了一首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旁的曹仁读出了曹操所写之诗。
读完最后一句后,她顿时惊讶道:“孟德姐居然又做出如此之妙的诗。”
“不是我作,而是他。”
“他?”
“他就是我之前送予你等万世诗作的作者,刘昭青。”
“啊?居然,是他?”曹仁惊讶万分。
接着看到曹操的侧脸,那是她从没见过的温柔。
“如此礼物,也只有他能送得出了。”
曹操抚摸着锦缎,微微一笑。
“我很喜欢。”
第239章 董卓之决心
雒阳城中。
董卓坐在高位之上,一脸阴沉地看着下面跪在地上低着头的几个将领。
就连吕布此时也站在一旁,视线没有与其对视。
他们没有完成董卓的吩咐,没有抓到那个胆敢行刺她的刺客。
“这么多人,就连一个曹操都抓不到?”董卓冷眼看着将领:“那留你们何用?”
董卓声音明明没有愤怒或是高亢,但这冷静到似寒锋一样的语气,立马让几个将领立即伏在地上颤抖求饶。
这时候,一旁的李儒看到董卓神情阴沉,意识到她是真的会拿这些人开刀。
便立即走上前,对着董卓躬身拱手作揖恭敬道:“还请相国息怒。”
“息怒?”董卓冷眼看着这位帮助她入主京城的谋士,要不是李儒有功,这个时候敢在她面前唱反调,即使不被牵连,那也少不了被责罚。
“李儒你难道是觉得他们抓不到一个曹操是应该的吗?”
“那自然是不应该,曹操虽然是天字人杰,但却被相国与相国之苍狼所伤,都不需要吕布华雄,徐荣等人就能轻松将其拿下,若是单面对战的话。”
“轻松拿下?”董卓冷哼了一声,“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儒脑袋再次低下,随后偏头看了一眼吕布说道:“相国息怒,臣的意思是,如果是一般情况下,那曹操肯定是逃不了。”
“但曹操此人不仅有一番武艺,夜袭群6九四玖三六一3伍而且极其擅于谋智,行刺相国前就与相国交好多日,行刺后,我等去其住所发现其早就遣散了府中的所有人,可想而知此人早就考虑好了失败的结果。”
“而从其在行刺失败后,还能立马想到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