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曹操忽然话锋一转,开口说道:“如今朝中被懂贼把持,天下诸侯也没有扶汉之心,恐怕要不了多久,天下就将大乱,文若就没有想过去昭青那里吗?”
荀彧缄默些许时间,回答道:“昭青邀过我,但我觉得我在雒阳能为朝廷和百姓做到更多。”
曹操忽然摇了摇头,一脸无奈:“你这样可是会错失掉重要之物的。”
“要不是文若心有所属,我早就下手把你捞进我之幕僚了。”
“不过我倒不是本初姐那等憨人,我相信文若最后还是会为我谋策的。”
“待我曹操去做一次天下英雄。”
曹操笑着,抱起匣子就离开了。
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揉了揉太阳穴叹气的荀彧。
曹孟德这种性格的女子,恐怕天下就没人能降得住她。
——
两日之后,雒阳最气派、也是门口之门客最多的相国府邸。
已接近黑夜,但府邸门口想拜访相国董卓之人仍然多如牛毛。
董卓废帝之前,还没有如此多之人来拜访,相反在其废帝之后,想见她的人不仅没有少,反而更加多了。
缘由也很简单,当董卓立新帝之后,她也能真正的掌控了全部的朝政,权力较之以前更为之大,那么以前还能有几分胆量反对她之人,现在便又少了不少。
董卓来前多人咒骂董卓,董卓入京多人歌颂董卓,董卓掌权那便是回到了她的忠诚之所。
府邸中的一间雅堂内,董卓坐于华贵的案前,双手放在腿上,闭眸像是在冥思。
她的右侧坐着吕布,而左侧则是坐着贾诩与李儒。
“近日雒阳可有变化?”董卓没有睁开双眼,但这句话说完之后,李儒立马起身躬身向董卓作揖。
“回相国,自新帝登基以来,雒阳民众无不是欢呼如雀跃,司隶与凉州各郡太守也都向朝廷表达的恭贺。”
李儒面带笑容,但董卓却捕捉到了其报喜之言中的一丝不同。
“民众?那,那些朝中大臣呢?”董卓声音平静缓慢,可是周围的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这……”
感受到了李儒的迟疑,董卓微微睁开双眸,不需要李儒多言,她便明白了。
“我对他们百般恭敬,不仅为他们晋升官职,还给了何进与十常侍给不了他们的尊重,这些人为何还要与我作对?”
察觉到董卓的怒意,李儒立即低下头不敢作声。
“贾诩。”
被叫到名字的贾诩起身,她眼神虽然平静,但是神情却做得紧张与恭敬。
她明白在董卓身边需要保持什么样的姿态,也明白自己的位置。
“相国。”
“你说这是为何?”董卓问向贾诩,“是我给得不够多吗?还是只因为我不是王侯将相,是一西凉来的‘粗鲁之人’?”
贾诩压低头,作揖回答道:“相国威震西凉时,朝中大臣还在家中酣睡享受,相国之功绩哪是那些没拿过弓箭之人能知晓了解的。”
听到这话,董卓的面色也微微缓和,随后问道:“那朝中大臣究竟是为何如此对我?”
贾诩沉思片刻,随后说道:“相国应该心中已经知晓缘由了。”
沉默两秒后,董卓微微眯起双眼:“就因为我废帝?”
“刘辩为何太后所生,何进党羽还未剔除,而且我又未将帝位传给外人,先帝次子刘协本来就有继大统之能。”
“相国……应该记得天命之事吧……”贾诩再次说道。
“天命?”董卓笑了起来,“就算我不去碰那金人,他们当真以为天命不失?”
“赵忠用过玉玺,汉室血脉之人皆能调动国运之神器,如果我不加以防范,那雒阳便会再次出现第二次‘凶神之乱’,这才是我毁一座金人之原因。”
董卓冷哼了一声,一瞬间所有案上的瓷茶杯碗皆破碎。
“一群蠢夫,若我真是为了废帝才毁金人,我为何只毁一座?”
贾诩与李儒身子立马压得更低了。
“罢了。”董卓摆了摆手,“成大事本就不指望这群人,只要这群人不给咱添大乱就好。”
“那袁绍现在如何?”
“还在牢中,太傅袁隗多次过来求情……”李儒恭敬回答道。
“那便让袁隗好好管教管教她吧,虽是雄鹰,但是却不想沾污秽,只会展示自己之锋芒。”董卓平静说道。
“这样的人,必成不了大事。”
所以便不足为惧。
“你俩且退下吧,最近诸事繁多,比我在西凉时还要劳累,我也得休息休息了。”董卓开口说道。
李儒与贾诩应声退下。
董卓起身之后看向一边的吕布,脸上露出一阵思索,随后问道:“奉先觉得如何?”
吕布在一旁听完了全部,虽然她不似贾诩李儒那般多智谋,但董卓也想听听年岁不大的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