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之蛮夷,便有了一举南下之机会。”
找到了关键线索,然后再是一分析,事情的真相就这么推算了出来。
这真相让所有人心中都是极为震惊,因为大家都没想到胡人居然能有这等谋划,并且汉人中居然有级别到太守的内应。
这可是从一场河北之内的危机,直接演变成了民族危机,性质直接发生了改变。
“此事刘虞应当是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不然肯定会告知于主公,甚至我觉得,韩馥本人可能都不知道他之手下郡守有勾结胡人之人。”
别说刘虞韩馥了,张辽赵云现在到现在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太守当那胡人内应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荣华富贵?
是什么原因让其投敌,不是现在刘昭青等人需要考虑的。
郭嘉说着看向刘昭青:“而且那人把祸水引到了刘虞头上,主公现在要担心的应该有两点。”
“一,刘虞会不会扛不住不久将来的河北诸侯的压力,将主公推出来。”
“二,那便是此事既然是胡人在背后谋划,那么北境之危险也当提防,特别是昌平就是最北之处,别说主公之前还取的那等大捷,胡人必定怀恨在心。”
郭嘉虽然因为疾病纸面智谋不算极高,但其心思灵敏、思维活络,很快就指出了现在刘昭青需要注意的两点。
前者是自身安危,后者则是自己的基业以及河北百万汉民之安危。
这两者当然不能明确来分主次,都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随后,刘昭青就在张娇和郭嘉的建议下,当场制定了几个对策。
首先要做的依旧是继续练兵,扩大昌平军卒之规模。
而在此基础上,城防加固也要提上日程,赶紧去实施了,否则先不说面对有飞天军队的异族,薄弱城墙要是被受过圣灵赐福的胡人一枪贯穿,那战斗就会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
其次,刘昭青也需要派人把冀州中山太守是胡人内应,是害死甄逸导致赤霄被夺之人,这个消息告知刘虞。
河北的诸侯可能不相信这情报,但是刘虞是必定会信的。
那么以刘虞的性格以及对刘昭青的承诺,至少在刘虞承受不住压力前,刘昭青都不会被推出来。
可自身安危显然不能全系于他人,刘昭青除了要做这些外,还需要继续强化自身势力。
那么最后一策,便是寻找“外援”。
而且此外援还不能离自己太远,并且要势力强大,能及时为刘昭青壮势,好应对诸侯与北地胡人之危。
不需要考虑太久,几乎在郭嘉说出这一策的下一秒,刘昭青就想到了最合适之人。
而张娇也微微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是她的话,应当是我们最可靠的盟友。”
——
半日之后的下午,位于河北之西南,毗邻黄河之处有一座城池。
比起黄河沿边许许多多还未从黄河之乱中恢复完全的郡县来说,这座同样遭受黄河之乱、且是受到最大灾乱冲击的县城,却已经恢复如初。
甚至其城内外的热闹程度较黄河之乱前更为繁盛了。
这座名为“平原”的县城之所以能如此,也得益于新上任的县令的妥善治理。
不过,现在倒不能说是“县令”了,早在先帝还在时,原县令就被加官成为了“国相”,也就是等同于一郡太守。
位于太守府邸当中的一处办公用的房间内,一位身材姣好、肤白面夜袭群陆九肆九3六壹叁5毅的女子正坐于案前,读着案上下属汇报而来的奏报。
明明城外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她却眉头紧皱,看起来似乎仍旧与之前面对黄河之乱时一样,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终于看完奏报之后,刘备身形也是松懈起来,缓缓吐了一口气,捧起手边早已凉了的茶水浅尝了一口。
感受着干燥的嘴唇重新得以滋润,清亮的茶水安抚完口腔与喉咙,刘备也是瞬间感到舒适许多。
“呼……这一郡之地管理起来的难度,确实比一县高了太多啊。”
升官后每天忙碌的经历,让刘备不免发出这般感慨。
“还好有简雍田豫为我分担,不然我估计要辜负伯安公的举荐,还有……昭青的付出了。”
这位已成为国相女子,并没有因为立下抗灾大功而沾沾自喜,灾后的重建以及灾民流民的安置,都让她很是在意。
就算是已经做的非常之好,其清廉与爱民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周边郡县,但刘备仍旧觉得还不太够。
“咚咚。”
就在这时候,房门被敲响。
“进来。”
推门而入的是一位红眸长发的女子,她一身青衫,神情平稳且透着一股冷漠,但看到刘备之后,女子也是眼中露出一丝担忧。
“长姊,你又忘记吃饭了。”
刘备闻言看向旁侧的桌上,那里的饭菜早在两个时辰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