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点。
刘昭青张娇,甚至张辽赵云都看不清黑夜中远方的模糊小点是什么。
而拥有看破虚妄之眼的郭嘉微微抬头,注视远方良久,瞳孔浮现出一抹金色,随后便皱眉说道:“似乎是一个骑兵。”
“一个?”刘昭青微讶。
郭嘉点头:“确实只有一个……”
过了不到半刻,那骑兵来到了昌平城城门前。
看他衣着,刘昭青发现他确实是刘虞麾下的士卒。
可是,怎么就一个?要是来讨伐的话,不应该是鲜于辅等大将带至少千军袭来吗?
“见过昌平侯。”那人下马后对着刘昭青拱手,恭敬说道。
“刚才的异像让大量信隼往伯安公府邸而来,伯安公本想见昌平侯,昌平侯却已不在城外。”
“所以伯安公特命下差快马来此,带一句话于昌平侯。”
刘昭青停顿片刻,随后问道:“何话?”
“伯安公说:昭青无须忧虑,城楼所见之人皆被下令禁言,无人会得知此事。”
传信之人说完后,赵云明显露出放松之色,张辽与张娇也都神情缓了不少。
这话也就代表刘虞不会成为敌人。
只有一旁的郭嘉眼露疑惑:刘虞为何要帮主公……
只有刘昭青陷入沉思,想到之前在凉亭刘虞有话而未说出口的样子,他觉得自己好像过于担忧了。
不管河北别的诸侯如此看待“天子之兆”,至少刘虞,比想象中的还要更信任他。
信任来源大概率是因为刘昭青此番远赴千里外的塞北,去救回刘和。
“倒是我多虑了。”刘昭青自己也轻声呢喃道。
而一旁的郭嘉同样想到了这点,不同于刘昭青,她沉思后有了另一个较为“不太客气”的想法。
这如烫手山芋般的“天子之兆”也许可以“转嫁”给这位伯安公……
第191章 局外人 5.6k
士卒刚想转身随后又想起一件事情,转回身,然后便直接单膝跪倒了地上。
他抬首拱手道:“昌平侯之事我也才在伯安公府邸听闻,如此大捷,顿挫胡人威风,扬我大汉军威,阁下当是吾辈榜样,请受在下一拜。”
说完的那士卒就对着刘昭青行了一个拜礼,还没等刘昭青反应过来后,便立马起身。
“伯安公的话已带到,在下也得赶紧回去了。”
“在下也是刚任刘和公子的侍卫,出发前刘和公子特地也让我带一句话:昌平侯若是有需求,务必随时告知于我,必定全力相助。”
传信的士卒对着刘昭青再次作揖后,便上马拉动缰绳,调转马儿朝着蓟城的方向奔去。
等到那人远去之后,一旁的张辽也是缓缓说道:“原来是被伯安公新委任的刘和公子之侍卫,我说一个传信小吏怎么马术如此了得……”
“这倒不是关键。”赵云看向刘昭青:“伯安公特地派这人过来带话,就证明主公在伯安公眼中没有被视作‘反贼’。”
“青君本来就不是‘反贼’。”张娇这时候淡声说道,不平不缓的看向刘昭青。
“救平原万民,于雒阳诛贼,受先帝赐节,于塞北破胡。”
“敢问这四样有哪个‘反贼’能做到?”
对于张娇平稳而有力的话语,大家当然都微微点头。
她们能汇聚在这里的原因,刘昭青做的这几件事也多多少少是其中之一。
而是不是反贼,刘昭青自己也心知肚明,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又望了望左右。
仅仅不到两日,昌平城外已大不相同。
看着周围被天命碎屑改变的土地,他微微吐了一口气:“枯木又逢春,贫壤成沃土,我得万牛羊,三千财,是已富甲一方,然……”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反贼也好,忠良也罢。”
“百姓安居,农商繁昌,天下太平,这才是我要做的事情。”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说完后,刘昭青便没有再做多余的解释,回身走进了城中。
他也不需要多做解释,如张娇说的,自己的行迹已经表明了一切。
张辽与赵云这样信任自己的人,也不会因为异像而生出敌视的情绪。
不信任或者不了解自己的人,就算别人要拿“反贼”罪名讨伐他,也并不会去看他做了些什么,只能看到的讨伐自己所能获得的利益而已。
真正的敌人所畏惧的不是你的文采与名声,而是你手中的兵卒与刀锋。
——
半个时辰之后,城中的青府。
后半夜的昌平城温度下降的十分骇人,一阵冷风吹过从州牧府邸中拂过带去了所有安详,门窗开着的屋内,被这股冷气侵蚀到着,一时间无人能得以发现。
刘昭青坐在屋内,并没有因为夜晚寒冷而忘记正事,也没有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