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三国,老婆是大贤良师 > 分卷阅读317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她放下手中刚才写满各种记录的纸,然后微微抬头,望向刘昭青:“在下觉得,目前昌平最急切解决的事情有三。”

“哦?奉孝快说哪三点。”刘昭青双眼一亮,这就是顶级谋臣吗,短短一个时辰多,就总结精炼出来了三点。

郭嘉也不卖关子,立马说道:“第一,昌平还需要大量人口。”

“人口是势力发展的地基,只有五千人的荒凉北地,能劳作者不足一千,而其中能参军战斗者更是要再减去七八成。”

没人口就没发展,也没军队,这个道理刘昭青明白,也是他最近苦恼之事。

“奉孝难道有办法可以解决?”刘昭青看到郭嘉平静的神色,心思微动立马问道。

郭嘉微微点头:“这五千黄巾子民是来源于主公的名望还有夫人的努力,是最牢固的‘地基’,但若只靠‘黄巾’之名,虽然吸引过来的人口忠诚度有保障,但数量却是难有起色。”

“究其缘由,是因为普通人看不到来昌平的好处。”

“所以,我们只要让那些百姓看到来此地之好处就行,而昌平城目前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荒地。”

“可,荒地怎么吸引百姓?”刘昭青疑惑。

“主公可以再细致点想,荒地确实吸引不到百姓,但当今天下所有之地都为官家或是士族实际把控。”郭嘉说道。

“百姓只是为士族劳作的‘雇农’,让他们以这样的身份来开垦荒地自然不会愿意,所以我们只要把荒地许诺给百姓便能有效解决人口问题。”

“譬如:凡来昌平者按照一家人口划给一定亩数土地,由其开垦劳作一定年份后,土地归其所有,这样一来,百姓之愿就强烈很多,特别是那些流离失所之百姓,必定会来昌平讨个有地有房的生活。”

“而主公只需要给一点补助之举,比如普通房屋等,那来这昌平的流民和灾民等,便能如黄河水般不绝耳。”

郭嘉继续说道:“且也无须担心土地全被分走没有官田,我等只需要划出富庶地归于主公自己,或是制定‘父死部分田地归于官家,子孙再继大部’,便能稳重百姓果腹与官家收入之平衡。”

郭嘉说完后,刘昭青愣了一下,这政策好熟悉,不就是前世历史的隋唐时的“均田制”吗?郭嘉居然这就自己想出来了?

“奉孝果真有才……”感叹了一句后,刘昭青立马饶有兴致地再问道:

“那第二呢?”

“第二,便是昌平需要大量钱财。”郭嘉说道。

“如今看雒阳与天下之局势,天下必定大乱,而在大乱之中,只有拥有一支强军才能立足,而强军的根本除了人口外,便是钱财。”

“昌平没有任何矿脉或是蚕丝锦缎产出,钱财只能靠开荒后的税收,这样发展起来就极其艰难,甚至五年后可能才能养起一支万人精兵军队。”

刘昭青闻言也是沉默下来,郭嘉又说对了,这“钱财”之量可不是他在平原时的那点钱。

建设维护昌平加上训养军队所需要的钱,数量大到惊人。

除非刘昭青是和刘虞一样,就想着安民,只需要能安稳住自己势力的军队就行了。

当然,刘昭青不是刘虞。

“奉孝有好策能解决此事?”

“公先莫急。”郭嘉说道,“我先来说第三点。”

“第三,就是主公要起势的重要东西。”

“那便是:精甲与战马。”

刘昭青一怔,然后看向郭嘉,张了张嘴。

这个奉孝,还真是……三点全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这三点,特别是最后一点确实是他最忧愁的。

有异族来临之征兆,加上他之志向也不在苟于一城之地,而且刘昭青深切明白战争中骑兵的重要性。

特别是神话汉末,有能健步如飞的战马那大头兵都能杀人字人杰的步兵了。

可是战马这东西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就算刘虞也只有不到五百人的骑兵队。

所以刘昭青根本没有途径去搞来战马。

“难道,这个奉孝也能解决?!”刘昭青立马问道,神情有些激动,连声音都大了几分。

“主公莫急……”

又是这句话,刘昭青神情都无语凝噎了。

郭嘉看到刘昭青奇怪的神情,也是不由露出笑容,说道:“嘉能说出这两点,自然是有解决之策。”

“且,这后两点之所以一起说,便是因为其能一起解决。”

“什么?”刘昭青惊讶,“能一起解决?这怎么可能,奉孝……你,你可别骗我啊。”

郭嘉也不像是喜欢吹牛之人,刘昭青并没有觉得她是在说大话,但是这两点要怎么一起解决,他却是毫无头绪,所以第一反应才是觉得她可能是在开玩笑。

显然,郭嘉并不是在开玩笑,她手放在案上,缓缓撑起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