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甄宓,而刘昭青也借此机会回信,在心中吐槽了刘虞太过实诚。
同时也借此机会稍微卖下惨,好让刘虞给自己赊下账,先去让自己能赊账搞点建筑用的材料还有生活必需品什么的,对此刘虞当晚就回信,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而在第三天的时候,刘昭青在带人修整道路,修整道路之事并不难,刘辟拿着锤子,一个人一个时辰就能锤百丈平坦,而遇到黄沙天时,张娇仅仅一个挥手,那些沙子便能被清除出昌平。
当刘昭青开始体验真正的“天赐改变生活”之际,一个虽然还未来临,但是却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也开始让他苦恼起来。
“青君。”在城楼上,刘昭青身后传来张娇的声音。
“娇儿?你怎么来了?”刘昭青回头讶异道。
“是来告诉青君,波才她们已经开始种出菜果了,等到青君说得那‘大棚’用的草席和泥土准备好,便能无须我来时常驱除风沙了。”
“这么顺利吗?”
“是啊,青君总是能蹦出一些厉害的想法。”张娇微笑道,然后点头称赞,“这‘大棚’之物也是造福万民的发明。”
刘昭青点头,却是显得有点心不在焉,张娇自然也看出来了。
“青君在苦恼什么?”张娇疑惑道。
沉默片刻后刘昭青就问道:“娇儿觉得现在我们缺的是什么?”
想了想后,张娇说道:“现在我们有水有粮,也有勇敢的士卒与无畏的良将。”
“现在缺的虽然有钱财,但青君肯定不是在忧愁这个,那么就只能是……人口。”
张娇回头看向偌大却萧条的昌平城:“没有百姓的城池,只能称得上是军事要塞。”
“青君想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势力,而现在这种情况,等于我们为幽州牧做戍边将军。”
沉默片刻后,刘昭青叹了口气:“知我者,我妻也。”
就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这个道理,刘昭青明白但是却没法改变。
“我能去找伯安公赊账建材与种子或是绸缎,甚至能直接借钱款,但是……却不能借人口。”
“而不说以后,现在的昌平发展在满足基本需求后,最需要的就是人口了,但就像是之前伯安公和我说的那样,没有多少人愿意来幽州,更没有人愿意来这里了。”
刘昭青既无奈又苦恼:“这下,你夫君可真就是只能听天由命了。”
说完之后,张娇却露出了笑容:“青君还记得我来得时候说的周仓吗?”
“周仓?记得啊,她不是在运送我们的钱财么,而且这都过去三四天了,也该来了吧?”刘昭青疑惑道。
“其实我欺骗了青君。”张娇忽然说道。
“啊?”
“周仓并不完全是在运输我们的钱财,她与邓茂等人在护送着更重要的事物。”
“更重要?”
“嗯。”张娇点头,接着来到城墙旁,望向远方,“我刚才感觉到太平要术在闪动,应该是与其建立联系的周仓等黄巾将领离得不远了,也就是说……那更重要之物已经快来了。”
说着,张娇看到远方忽然冒出的黑点,旋即双眼一亮,回头说道:“青君快过来。”
刘昭青向前而去来到张娇身边,随后在其目光所注视的远方看到了一点点黑色。
随后便是一大片小黑点,正在朝着这边而来的小黑点。
“那些是……”刘昭青有些看不清。
而这时候张娇直接抬起双手,交叉在胸前,闭上了双眼。
下一秒,前方的天空中的黄沙尽数朝着两侧而去,在昌平前的大道上出现了一条极为长的只有清爽凉风的宁静之空间,而没了黄沙对视线的阻隔,刘昭青也看清楚了。
在空间的尽头,那些黑点居然是一个个的人!
大量的人正朝着这边走来,其三五成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几乎全是拖家带口之百姓。
“这就是我给青君带来的惊喜。”张娇睁开眼后轻声说道,看向远方。
“五千位黄巾的子民,便是我们这一个多月布道的最大成果。”
第162章 重建昌平,异族初见
所有正在忙的人、包括正在准备搭建简陋版土制大棚的宝儿刘辟波才等人全都被召集来到了城门前。
士卒和第一批来的青壮年黄巾男女、以及赵云这位左膀右臂之一和赶来的包括甄宓吕红在内的所有人,大家在看到于无风大道中走来的黄巾子民们,无不都与刘昭青一样,既震惊又激动。
随后不久,在黄巾子民们来到昌平城前的时候,本来刘昭青欲要迎接,但是子民们却比他还要激动。
一个个对着刘昭青与张娇又跪又拜,“大贤良师”与“刘公”之称呼顿时不绝于耳。
黄巾子民们能来到此地的原因就是因为刘昭青与张娇,他们每一家子、甚至绝大部分人在来此地前都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