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青都差不多,其实都是属于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去思考对策的人,只是荀彧更加了解人心一点,刘昭青则更加务实。
但在场的有一个人不一样。
“哈哈哈。”
忽然一声笑声,让刘昭青与荀彧都看向了曹操。
“阿瞒,你怎么又笑啊?”刘昭青皱眉,昌平侯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莫要误会,操只是在笑那何进。”曹操笑道。
“笑何进?”
“是啊,昭青文若为何叹气?何进这等行为难道不是‘天赐良机’么?”曹操笑着问道。
刘昭青闻言,立马就明白曹操有计,赶忙说道:“孟德不要笑了,速速说出你之计策。”
见到刘昭青这么着急,曹操也是心情愉悦,然后把玩着小茶杯,只说了一个字:
“反。”
“反?”
荀彧与刘昭青都是疑惑。
“这个反……难道是指:反叛?”荀彧问。
“是。”曹操点头,继续解释起来。
“等何进离开京城,与董卓对峙时,听到雒阳有反叛消息,必定会分出人马过来,到时候我便能控制一批士卒回雒阳。”
“空守之雒阳便能被我等接手,而何进则会被董卓所杀,我等有兵卒,有抗贼之心,凭着雒阳城如天险般的城防,便能无惧董卓。”
刘昭青闻言,细细琢磨片刻后,心思逐渐活跃。
“此计……确实可行,而且就算何进能逃回来,也必定是残部,我等到时候直接将其拿下,一能治其罪,而也能让董卓没有出师之名,雒阳便能安定矣!”
“那么……”荀彧又似乎变为了刘昭青:“我等又该如何‘反’?”
曹操笑了笑:“有一人等这机会已经太久太久了,反何进若是成功,她可是要欠我们一个天大的人情咯。”
此言一出,刘昭青和荀彧对视一眼,双目微怔,都明白了曹操说的是谁。
等到夜晚,当何进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在雒阳门口汇集时,位于曹府的一处偏屋内,袁绍已经准备好了轻甲,将宝剑磨得寒芒逼人。
第131章 将军出城,王府宁静 3k
农历三月初十的雒阳夜晚,城外冷风吹拂向黑夜中闪烁着荧光的都城,不费吹灰之力便爬上能抵御十万军的城墙,倾泻而下,倒注到了街道上威严军队中的士卒手中之火把上。
一时间的冷风被炽火烤热,同时铠甲抖动与戎装士卒步行发出的铿锵声,也早已传遍了整个雒阳。
在队伍的最前方,身穿镌刻着猛虎的金黄盔甲,披着赤红披风的壮硕男子正是大将军何进。
威风凛凛的何进在快要走到城门的时候,拉住了缰绳,回头环视了一圈。
他身下之骏马要明显比周围副将胯下之马更为壮硕,也更为矫健。腰上之佩剑更是散发着一股缥缈的灼热之息。
何进全身上下之物,近乎全是珍宝,短短几日,他从皇宫以及巴结之人手中得到的珍品都快要放不下整个大将军府了。
不过,珍宝虽然唾手可得,然威严却难以建立。
就算现如今何进成了朝堂之上最大的一股势力,所言所行几乎不用过问任何人脸色。
可他也明白,不管雒阳城中,亦或是城外,仍然有不少人对他有微词,甚至背地里结党对付他的团体也必定不少。
所以何进认为自己只需要立威,让这些没有眼力到现在还不服他何进的不忠之人生不出任何抵抗的心思,那他掌握的权力才算真正的得到了现实体现。
至于立威选的人选……
何进望着周围的副将,平淡说道:“怎么还未行军,便一个个就做精疲力尽样?就这么不情愿随我去讨贼?”
身旁的副将赶紧一个个打起精神,不过何进也注意到,身周的王匡还有袁术,仍然神色不太好,俩人一脸严肃,眉头也是微微皱着。
“王匡?怎么,你也想和那陈琳一样,想劝我勿要出城?”
被喊到名字的王匡身形一顿,随后对着何进作揖说道:“属下不敢左右大将军,属下只是觉得……大将军此番将雒阳城中与周围大半驻军调离前去连夜讨伐董卓,可能会让雒阳城中……生出变故。”
“所以我留下了张璋,让其看住那些对我有违逆之人。”何进冷笑道,“就比如那些腐儒……一旦其有所异动,刚好我也能趁此机会动手。”
看到何进这副样子,王匡也知道自己再说多也无用了,说得更多反而会被怀疑,如那陈琳一样,被革去职位。
“公路好像还有什么顾虑的?”何进偏头看向袁术。
“术对大将军之勇武无所怀疑,只是……”袁术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西凉董卓之名,很早以前就传遍凉州,术觉得我们应该在做一些准备,这样胜机……方能更大一点。”
“而且,术觉得,我们这么离开雒阳,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