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差不了太多。
荀彧当然也不会因为刘昭青接不上话而埋怨,微微一笑,随后主动说了起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世代为楚王效力,但却被小人迫害家破人亡,其人也艰难逃往到了吴国,随后与好友孙武一起,助吴王阖闾,强国而掠楚地,至阖闾死后,其也继续效命于夫差。”
“因伍子胥与孙武之辅佐,吴以山泽之地成长为一方强国,并最终击败了越国,然夫差却并未听伍子胥‘灭越’之谏言,反受小人谗言,赐剑予其,迫使其自刎。”
“吴国也因此没灭了越,而那时的越王,名曰:勾践。”
荀彧说完后,刘昭青便怔了一下:“三千越甲可吞吴……”
“是也。”荀彧颔首,刘昭青知道这个典故也不奇怪,后面发生的事情也不需要她再多言。
“辛苦铸成的霸业被毁,吴最终也被越所灭。”
“能臣虽能出谋划策,但却也奈何不了主之昏庸,这等‘昏庸’小则断送性命,大至可葬送基业。”
这就是荀彧想对刘昭青说的,意思也相当明朗:就算何进周围有能力多高的臣子,主公昏庸,那便也是无解。
“昭青觉得何进身旁有伍子胥、孙武否?”
刘昭青回答不上来了,因为这根本不用回答,一个助吴称霸的内政能臣,一个更是华夏历史都赫赫有名的兵圣。
就算真的有这等能臣,那也不可能看不上何进啊。
荀彧见刘昭青的神色,便知道他理解自己想要说什么了,随后就向旁边走了两步后,继续说道:
“如今昭青为九卿之一的少府,虽比何进低了不止一个级别,但你之言谈对其来说,也许比陛下更为让其在意。”
“何进可以因陛下软弱,且为其舅而在朝堂上肆意打ya异己,但是唯独昭青你……”
荀彧看向刘昭青:“你为先帝所托,有高祖节,一旦如那于西园桃林之晨间般振臂一呼,我想关内外之太守刺史、朝堂之上忠于陛下与汉室之臣,必定会如那日异像的天落黄河一般,冲垮整个雒阳。”
“这是昭青、以及我等想诛外戚真正还汉以苍天之臣的最大之依仗。”
荀彧站在一旁分析道,接着却话锋忽然一转:“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昭青你能‘振臂高呼’的基础上,所以昭青你必须安好,而且一旦那么做,雒阳势必会被以往更乱。”
“这是我们依仗,却不能真的去做。”刘昭青轻声说道,他也明白了,这实际有点像是战略威慑。
一旦何进明白这只是威慑,那他根本就可以不用顾忌,但荀彧也说了,以何进的谋智是想不到这点的。
荀彧点头:“所以,彧觉得,我等可以先去派人试探下何进之想法,示敌以弱的同时,让其对部下和外敌产生浓重猜疑,认为他们会严重威胁到其刚到手的大权。”
“而后,我等便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掉何进与外敌两重麻烦。”
刘昭青听完后也是连连点头,眼睛也亮了起来:“文若此计不仅能一箭双雕,而且还能保存我们最大的实力。”
“那……派谁去做这件事比较好?”刘昭青问道。
“此人得性格机警,且智谋尚佳,而且最关键的,是能与何进手下谋士周旋之人。”
刘昭青看向荀彧,发现荀彧也在看他,随后荀彧就对着自己作揖,刘昭青就明白了这个人选其实就是她自己。
——
等到中午时候,荀彧与张辽一起前往大将军府。
在路上,马上的张辽也是看向前方骑着马的荀彧,有些疑惑:“荀小姐,这等事情应该不用你亲自去吧。”
“由我来是最适合的。”荀彧微笑,“不仅是因为我有一点浅识,而且我之颍川荀氏之身份也是关键。”
“昭青担心何进会对我下手,才让你随我一起,但其实此时的何进需要士族为其‘镀金’,没有我等的存在,他到手的权力也不过是虚无,所以文弱之我,可比那些单手能举千斤鼎的武将安全多了。”
张辽微微点头,听明白了。
“文远……”荀彧说到一半忽然拉住了马,偏头看向张辽。
“怎么了?”张辽上前问道。
荀彧沉默片刻,轻声说道:“进入将军府后,我需要你观察下何进之习惯,特别是其于席上用膳之间隔,还有周围士卒侍女之实力……”
张辽一听,面色一怔:“荀小姐是想……”
荀彧摇头:“我等自然不会去这么做,那等同于送命了。”
随后他看向远处散发着阵阵宝气的将军府府邸,微微吐了口气。
“这是最末等的后手,因为就算完成,我等也无法掌控局势,因此我也未曾与昭青提及,只希望……大将军不会让我等走到那种地步。”
第129章 何进诛董卓? 3k
大将军府前。
无数车辆将宽敞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