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也不会拼命去诛杀宦官,而且在手握如今绝对的皇权象征——高祖之剑的赤穗的情况下,没有去借此机会清算异己或者给自己攫取巨量利益。
刘昭青借着高祖之节立马请皇后令三公举行大丧的行为,也是为了尽快走完流程,来为国家立新君。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威胁”。
“既然不是何进,也不是昭青,那是谁?”袁绍问道。
曹操停顿片刻,然后一边朝下走去一边说道:“这个问题……我想本初姐应该得去问昭青,他应是最清楚,不然也不会一直在宫中忙到现在了。”
说着曹操也看到了一人,眼神微亮。
“文若!”
曹操的一声呼声,让身穿丧服的荀彧抬起头,看到曹操与袁绍后,她提起衣摆,快速上了阶梯。
“袁校尉还有曹校尉。”荀彧对着俩人作揖。
“文若是来为先帝送行,还是……”曹操立马问道。
荀彧点头,接着就和俩人聊了一会儿,得知刘昭青安然无恙,之所以没回去是因为正在参与立新君这样的大事,荀彧也是松了口气。
随后荀彧又疑惑起来刘昭青怎么有资格参与这等大事?
曹操与袁绍看了一眼后,觉得荀彧与刘昭青关系不一般,加上其也算是自己这边的可靠盟友,随后就由曹操告诉荀彧关于不久前,刘昭青在宫中所做的事情,包括其何进面前亮出高祖之节,并说的话之后,荀彧沉思片刻也就明白了。
刘昭青正在履行承诺,在努力平雒阳乱势。
“文若看起来不担心?”曹操疑惑道。
“曹校尉为何会觉得彧会担忧?”荀彧偏头疑惑说道。
“这新君之事,可能会对昭青造成很大的影响,若是他没做好的话……”袁绍说道,“他虽为昌平侯,但却是势力最为薄弱的…而且何进也早就看他不悦了。”
荀彧微微摇头:“按两位所言,昌平侯昨夜诛十常侍之七,驱凶神穷奇,于何进面前不惧且示以威严,此时又在为可能到来的灾难做着提防,这样的人怎么会选不好新君。”
曹操点头同意荀彧的说法,只是袁绍却想了想又皱眉说道:“可我觉得,昭青仍会有危险,何进此时依然是雒阳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力量,要是昭青在其原则问题上触犯了他的利益,恐怕昭青即使有高祖之节……”
荀彧沉默,接着说道:“我相信昭青就算做出的选择不如我等所想,那也是其深思熟虑过的,毕竟……现在我们还能站在这大殿前看着朝阳,而不是在废墟之上,也全是因为有他存在。”
——
此时此刻,另一边,位于未央宫的一处隐秘小殿内。
皆穿白衣的卢植与袁隗踏过门槛,进入了其中,随后便看到了刘昭青与王允正在说话。
“昭青啊,你可不知道那丫头担心坏了……”
“让王先生以及红儿担忧了。”
“哈哈,我倒还好,我这人看人眼光一向很准,就知道你必有一番作为……”
说着,王允就看到走进来的卢植与袁隗,顿时脸上的轻松神色就收敛了起来。
“袁太傅,卢尚书。”刘昭青对着袁隗与卢植作揖行礼。
卢植与袁隗都是十分严肃,点头之后,四人便没有再说话,直到半刻之后,大门再次被打开。
换了一身白衣丧服的何进迈着脚,走了进来。
等到五人坐于房间的圆桌前之后,由三公之一的袁隗开口说道:“既然人已到齐,那么便开始吧。”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不可一息无阳。”
袁隗开口说了一段礼法与注意事项后,便给出了两个人选,刘辩与刘协。
这两皇子是目前最适合被拥立的新君。
“皇子刘辩。”何进先声夺人,淡淡开口,甚至都没解释原因。
而袁隗这时候也点头说道:“皇子刘辩年岁尚可,不像皇子刘协太过年幼,而且论资排辈,前者也长于后者。”
可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刘辩的母亲姓“何”。
卢植和王允皱起眉头。
阉党之祸刚除,可外戚之乱却眼看着就要再起,这无异于昨夜之牺牲白费,大汉依然会陷入朝堂混乱,甚至可能会出现诏不出雒阳的景象。
“皇子刘协虽年幼,但其智谋与心性要高于皇子辩,此为君最为重要之品质,也当考虑。”卢植开口说道。
王允也点头。
接着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看向了刘昭青。
刘昭青沉默片刻后,开口说出了自己推荐的人选。
众人无不是惊讶万分。
——
半个时辰之后,王允与卢植看着刘昭青,虽没有开口说话。
但是刘昭青也都从其眼中看到了不解之色。
“昭青为何会助何进?”王允疑惑道。
在他们俩都有意阻碍何进立刘辩的时候,刘昭青却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