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之事,并在此期间安稳雒阳局势,贼子并未被诛尽。”
刘昭青似乎是话里有话,但这个时候也没人多想,皇甫嵩与朱儁听了之后也觉得刘昭青说得没有任何问题,是完全符合国家与百姓利益的。
他们之所以同曹操袁绍一起这么高呼,也完全是因为他们明白此刻只有刘昭青之势才能压制住何进。
要是让何进得逞,那么失去十常侍制衡的外戚,在先帝死后,一定会让雒阳乃至天下大乱。
“臣等领先帝之诏,当随昌平侯一起去行此事。”
皇甫嵩与朱儁慢慢站起来,主动开口说道。
曹操与袁绍同样点头,而这时候刘昭青看向起来的何进:“大将军。”
何进望着俨然是瞬间起势的刘昭青,有着皇甫嵩和朱儁的认可,就地“扑灭”刘昭青之火已是不可能。
要是这时候何进拒绝,反而会把去后宫迎接将从皇后变为太后的自己之妹的机会拱手让人。
“既然昌平侯有先帝遗诏,那便按此诏行事,吾也当紧随昌平侯,防再有邪祟作乱。”
至此,刘昭青弑君之威胁算是解除了。
不需要说谎或者解释刘宏身上的剑伤,刚才何进的做法就已经证明,你要无能无势,就算你没做这事,也会被安上弑君之名。
相反,刘昭青以赤穗行先帝遗诏,并且有众人呼应,有能有势下,根本不会再有人质疑,反而会自动认为陛下是被张让或是穷奇化身所害。
没人会去关注真相,乱局中谁之拳头和嗓门大,谁就能掌握局势,这就是赤裸的现实。
——
没有去更换衣衫,或是去整理面容,刘昭青与曹操袁绍以及何进与两位将军一起,马不停蹄的就往后宫而去。
根据张让所说,赵忠与剩余的十常侍依然在后宫中。
刘昭青将这消息告诉几人后,几人包括何进都是脸色微变。
因为一旦赵忠挟持皇子与皇后,那对所有人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当众人踏入皇后何氏所住的殿中时,却看到何皇后在掩面哭泣,一旁的一位二八年纪的少年皇子正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母后。
在其身侧,一身黑色宦官服的赵忠则一动不动,眼中没有多少神采。
皇后在宫中肯定听到了动静,也知晓了先帝驾崩之消息,此时她的哭泣在场的众人都无法安慰。
袁绍曹操刘昭青等人都觉得等一会儿再踏入门帘较好,但是这时候,何进却首当其冲走了进去,拔剑指向了赵忠:“赵忠!”
这一下给宫女与年轻皇子都吓了一个哆嗦。
“母,母舅……”
皇子唤何进为母舅,此皇子正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
刘辩看着何进,一脸畏惧,而何进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阿辩,莫要害怕,等我解决这阉宦,我就把你与吾妹带到安全之地。”
“啊,可是母舅……赵常侍对我们很好,一直在,在保护我与母后……”刘辩还想说什么,但何进猛然对他一瞪眼,无形的气势直接让其后退了两步绊倒了一个木凳脚。
眼看着其身体歪斜,脑袋就要撞到玉石桌的硬角,赵忠伸出手,虚空将刘辩拖住。
“大将军就如此急切挟皇子与皇后么?”赵忠看向何进。
然后又看向那边的刘昭青,望着其腰上的长剑,赵忠微微叹气,双手撩起衣摆,没朝何进、反而朝着刘昭青跪地叩拜起来。
“罪奴赵忠,见过…昌平侯。”
何进见状,愣了一会儿后,气得直咬牙起来。
第126章 立新君
眼看着何进就欲拔剑,袁术这时候立马上前按住了何进的手。
“大将军,皇后在此……”
皇后平时不管朝政,而此时先帝已崩,皇后便能代行皇权,此时何进要是在这大殿内拔剑,基本就等同于对圣.上不敬。
这可是违逆君臣之礼法的大不敬之罪。
何进却完全不在意袁术的劝说,横眉大声喝道:“她为吾妹,怕什么?!”
正当何进抽出剑要去砍伏在地上的赵忠的时候,一声清冷的大喝从不远处传来。
“你这是要在孤与皇子面前,行凶溅血于孤之寝宫?!”
一声厉喝竟然来自于何皇后。
原本还在哭泣的何皇后此时已神色愤怒,咬牙切齿犹如看着自己最为憎恶之人看着何进。
看着何皇后,何进的神色渐渐冷静,收起长剑,随后开口说道:“我只是在保护你。”
“先帝就为十常侍所害,今夜之雒阳大乱也皆因阉党所致,如今我等已经诛张让,除十常侍之八九,如今还剩赵忠等人。”何进说着偏头看向赵忠。
“阿妹,你不为大局考虑,也当为自身考虑。”
这时候袁术也上前拱手劝说道:“皇后,先帝崩殂,朝中时局未定,此时正值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