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诗句……居然能在如今式微之朝见到……”郑玄喃喃着,仅仅这开头一句就让他仿若回到了三百多年前的盛世强汉。
这等诗作一万个天字人杰、不,就是光武帝复汉天地大变后至今的所有天字人杰,前朝大儒在内,都没一人可与其相比。
都这是谁人所作?
郑玄与蔡邕心中同时生出了这疑问。
而随着荀彧额头露出汗水,继续吃力下笔之时,她脑海中的景象回到了那天,她于船舱看到刘昭青于船头望着黄河水的样子。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当荀彧写完这句的同时,雒阳上空从天上来的大河旁,出现了一个青色的身影,他抬头望着大河,负手而立。
他是如此年轻,如此渺小,但口中念着的诗却比天上之水还要震耳欲聋。
“此诗是传世作,天地认可,生出的异像也为诗中之景,也就是说,那……就是作诗之人?”
郑玄与蔡邕此时都来到了院子中抬头看着天空。
“那莫非就是……”
郑玄和蔡邕一愣,而这时候卢植望着天空的异像也是微微感叹。
“伯喈,还好你我那日早朝没袖手旁观。”
“能让大汉再兴的,不是河图那种朽木,而是这等经天纬地之才啊。”
对于卢植的评价,郑玄与蔡邕都微微颔首,非常认可。
而就在这时,那边的蔡邕回头看了一眼堂中的荀彧。
他原本精神焕发的面色忽然大变:“不好,这荀丫头气血不足,实力不够写完!”
“我等须相助。”
卢植与郑玄赶忙起身。
他们都清楚,这传万世之作,今日必须完成。
否则三人必定后悔终身,死难瞑目。
——
同一时刻,雒阳的百姓们都惊骇地抬头看着天空。
“洪水!是洪水!”
“黄河之乱又来了?!”
“快逃命啊,是洪水!!”
这天地异象居然让雒阳城出现一片混乱。
这让与曹操同行的袁绍也是惊惧地同样抬头:“这是怎么回事?”
“朝中有皇甫将军和朱将军,以及一众人杰,怎么会有二次黄河之乱?!”
“因为这不是黄河之乱。”曹操抬头看着天空,“这是天生异象。”
“天生异象?”
“传闻到一定层次的大儒,其言谈或是落笔,都能与天地沟通,但能让天地生异像者……”
“除非大儒能作出传百世不朽的文章,才能让天地动容。”
袁绍听明白了,但依然皱眉:“可是……这天地是不是动容得有点太……太过了?”
“是啊,曾经的大儒郑玄名作写成之时天地也不过亮起一道瑕光……那已是能传百世之作。”曹操说道。
“但如今……此番异像,应该不止百世了。”
“孟德你看!”袁绍忽然指着天空,“那里有一个人!”
曹操眼神闪动,看着天空中于黄河水之下出现的青衫虚影,心中涌起豪迈之情。
他确实没有让自己失望。
这般狂放之作,天地异像,不正是她梦中所望的吗?
他必须要立马亲眼见见刘昭青。
“诶!孟德!你去哪?!”
“死牢。”
“死牢?可我看那金色之光好像是从卢植府中传出的啊?”
第八十三章 归于死牢
就在天生异象的同一时间。
位于雒阳城中楼宇最高的几座府邸中的权贵同时抬头看向了卢植府邸方向。
同时也看到了那从天而降的洪流。
“让父!让父!不好了!!”
一位宦官从门外匆忙走入,跌跌撞撞差点摔倒,但是还没等他往前走两步,一道无形的巨力就把他拍到了地上。
“只是一点异像,就如此惊慌。”张让的声音从房间内传来。
他此时已经站在窗户旁,抬头死死地盯着那天空中的异像。
“这异像从卢子干府邸而出……这些腐儒,不去苟且偷生,居然还有志气做出这等事情。”
张让冷哼了一声。
腐儒对于十常侍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威胁,只是因为其名声过大,十常侍不好动其身。
而那些腐儒也怕自己会被十常侍陷害,让皇帝下一道诏毁了其一生名声,所以一般都选择避开权力的中心。
只有极少数会敢于朝中反对十常侍或是何进。
卢植这人在张让眼中,并不是那种直接反对自己或是何进的人。
“大汉将兴,大汉将兴……”张让目光阴鸷。
“真以为凭一庶民就能兴汉,力挽狂澜?”
“我之兴,大汉才兴!”
张让对着手下说道:“去,命所有位于雒阳城中的常侍与宦官,以及朝中归于我等之心的儒士,动用天赐之力,全力击破异像。”
“但有违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