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见过大世面,一般的事情还真没法让她动容。
“你有时间和我开玩笑,不如好好看文件。”罗宾提醒道,“要签字的人是你可不是我。”
听到这句话,亚谢里德暗叹一声晦气,继续看文件。
大赦令,是发起战争的号角。
所以它的全名才叫做《海贼镇压公告》。
尽管如此,作为备战措施,玛丽乔亚要使这份法令效力最大,它需要时间,而在这期间,海贼们因这份法令而报复或投降的人数也是浮动变化的。
就算投降了,也不一定就靠谱。
马歇尔·d·蒂奇,在这期间,至少在德雷斯罗萨的情报系统里,成为了最活跃的人。
在情报中,这个未来的黑胡子时而劝说海贼配合海军的招降,然后转身又与他的追随者们重拾海贼勾当,他最近的一次活动,则在是六天前。
那是一个深夜,他带着十六人爬上码头海滩的一艘船,离开港口后在隔天晚上与另一名海贼首领会合——此人算得上聪明又有勇气,曾是商船副手,但被海贼逼迫而成为海贼,而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之后就一直专心当海贼了。
这对临时的组合进行了一场出色的斗争表演,最终导致了一大批本已投降的海贼造反,他们回到曾经盘踞的港口,热热闹闹的分赃,饮酒作乐的声音召唤着岸上的其他海贼再度重操旧业。
反复使用这种手段的蒂奇,在大赦令的背景下,势力反而膨胀得越发快了,那些“戏耍”了海军的海贼,最后大多抛弃了原本的首领,成了他的部下。
黑胡子还是那个黑胡子,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但考虑到轨迹已变,亚谢里德猜想,蒂奇很可能是要寻求“外放”。
白胡子海贼团,最开始只有一艘船。
人多了之后,才开始有了番队。
大海贼时代,白胡子海贼团的扩张速度就更快了,番队制也不够白胡子管理这么多海贼,于是又有了原本的干部独立出去成立自己的海贼团这样的事,这些海贼都有自己的名号,但他们只需要服从白胡子的军事征召,却依旧可以受到白胡子的保护。
马歇尔·d·蒂奇如果想要成为这样的,那他只需要让自己的兵力膨胀到二番队容不下的程度就好。
当然,猜是这么猜,亚谢里德又不是马歇尔·d·蒂奇肚子里的蛔虫,鬼知道这厮怎么想。
在漫画剧情里,这家伙可是一直苟到暗暗果实出现,然后以最为决绝的方式离开了庇护他多年的白胡子。
亚谢里德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这种无意义的猜测上,事实上,当玛丽乔亚开始明确的展现敌意,他和他的德雷斯罗萨,就已经早于任何一个海上皇帝开始直观的承受这个压力了。
最直观的,就是亚谢里德手上这份关于红港的最新情报。
在亚谢里德的印象中,世界政府的强大和低效率通常是正比关系。
但当玛丽乔亚决心发动一场战争时,它就会变成反比关系。
红港,虽然带着“港”字,但它其实是一座产业健全的城市——这很好理解,红土大陆历来是过人不过船的,于是造船,是红港的支柱产业。
它的造船厂肯定没有七水之都来得牛逼,但它的厂子多。
当玛丽乔亚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它基本是在以一天一艘的速度下水新船,疯狂发育,而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士兵和作战物资通过泡泡科技制作的升降梯运抵红港,其中的一部分兵力在抵达后只稍作休整就继续前往g1支部。
仅红港现在已有十五艘标准军舰已经准备完全,可以随时出海,此外,港内还有大量运兵船和每天大量进港的海军部队,已经登船的大概有一万两千人,至于这些军舰出海的预计时间,德雷斯罗萨情报机构还没有统一意见,而关于其他详情,文件中写的是“敌人高度警戒,严守秘密”。
光从这一点看,玛丽乔亚其实早几年就开始暗中准备了,海军的标准军舰可没有那么容易就造出来。
在这种环境下,似乎,亚谢里德原本盘算的先让炮灰海贼去蹚路的计划是行不通了,玛丽乔亚的赦免令确实分裂了海贼的阵营,许多最好的海盗首领在进入新世界后就已经投降,没有投降的则四散各地。
玛丽乔亚这次实施了相当谨慎的策略,看得出来,他们不想再打会输的仗了,他们囤积起来的军队力量已经不是一群各自组织的海贼可以冲击得了的了。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熟面孔”,也进入了新世界。
一支壮观的远征队已经被组织起来,它来自红土大陆另一侧,一共有十七艘船,旗舰是一艘四百六十吨重的私掠军舰,配有船员九十人、大炮三十门,同行的舰船分别来自“独立公司”和“共同伙伴公司”,除了十四个月吃穿的食物与补给,它们还载有所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