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立刻拿了笔墨,将李治的这段话记录下来,夹进了书页。
看皇主对这些书册如此沉迷,娘娘示意唐昊跟她到偏殿:”陛下病体未愈,你们就大肆献书,是何道理?莫非还准备羞辱陛下?“
唐昊看着娘娘说:”娘娘,当初邹远给秦皇献终始说的时候,秦皇是何等的喜悦?董仲舒将儒学这个绝世美人献给汉武帝之时,汉武是何等的狂喜。”
“我们献书就成了羞辱陛下?微臣送来的乃是这些年间陛下所有政务得失的名录表,有总结,也有教训,还有各种补救办法,其余的明日就会送到陛下研读。”
“房相、杜相也把自己多年积存的政务心得汇编成了详书,现在正在做删减。听说不下六十万言,颜家因为拒绝了陛下看起居注,心中羞愧,所以就把颜之推老先生撰写的颜氏家训准备献给陛下,阐明他对于教育的看法,这些乃是无价之宝。”
唐昊补充说:“李靖他们合著的兵法也准备献给陛下。。。”
娘娘的怒火这才逐渐的平息下来,又问他为何是现在?为何要挑这个时间进献?
“本宫敢说,只要错过这个时间,陛下收到这些书也一定会像秦皇汉武一样的喜悦。”
“娘娘啊,书是用来读的,不是放在架子上让虫子咬的,现在恰好是陛下迷茫的时候,陛下需要形成自己的政务理念,自然会研读这些书籍,您认为咱们编写这些书很容易吗?陛下如果不读。我们的心血就白费了。”
唐昊的语气十分真切。
娘娘也变得迷茫起来,以前得心应手的政务现在变得非常陌生,一座岳州就让她云里雾里的,看不清楚,更不要说整个大唐疆域了。
“娘娘,让旦儿备齐仪仗,依照弟子礼替朕去拜谢那些准备献书的臣子。”
唐涛说的没错,他们这份忠诚不容抹杀。李治的声音,远远儿的,从大殿里传了出来,唐昊刚才大声的说话,其实就是讲给皇主听的。
皇主开始读书了,这场风波就算是圆满的度过了。
每一次代替老爹去感谢人家,对李旦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八月的岳州酷热难当,李旦穿着礼服,袄袍儿、夹衣、绶、节、冠等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
一场礼仪下来就是一整天。好容易把这些活儿都干完了,李旦全身就长满了痱子。
李治在灯火通明的行宫里,握着一卷书慢慢的踱步,笔墨散乱的落在桌子上,大块儿的墨汁在檀木桌案上慢慢汇集成一汪墨泉。
自己手下臣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当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他们的不足之处皇主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缺点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可是,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散乱的?是从草原大胜,还是从土豆儿的引进?李治整整在大殿里徘徊了一夜,直到太阳从东边儿升起,娘娘给他端来了饭食,他忽然悟透了纷乱的来源。
原来都是从吃饱了肚子以后才开始变得纷乱的。天下人饥饿了几千年,到了他手里才开始尝试吃饱了肚子,肚子吃饱了,并没有出现吃礼仪这一幕。什么仓禀实而知礼节,这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吃饱了肚子之后,还会催生一样副产品,那就是欲望。
吃饱了肚子就想要暖和的衣服,有了衣服,就会想要一间舒适的房子。人们不再为肚子发愁的时候,心思自然而然就活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