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的锅底用了十余种香料调味,肉片又是后厨师傅的精湛刀工,真是美味至极。
碗中的小料也做的十分精致,芝麻酱,香油,花生碎,然后按照各自口味加的葱花与香菜,再搭配滑嫩的肉片,入口醇香鲜浓。
今天唐昊还特意加了一道美味,虾滑。赶着时间最早的时候,后厨的师傅上集市采购最新鲜的河虾,然后回来去壳,在剁成虾肉靡,里面调好佐料,进行腌制。
到晚上火锅开席时,小勺子团成的虾肉在锅中翻滚,当然虾滑的煮制时间稍长,但是虾肉的咸香依然让唐皇赞不绝口。
“唐爱卿,你先前开辟的土豆园子,种植的怎么样了?”一边涮火锅,唐皇冷不丁的问道。
“回禀陛下,今年夏季便可收成。”唐昊回答。前两日唐昊亲自到郊外新开的土豆园子看过,长势良好,马上过年了,也给园子内的工人发了额外的工钱。
“比起稻蜀,土豆生长不挑土壤,对水量要求不大,而且长势惊人。”唐昊补充道。
“父皇,难得你今天来,就不讨论政事,专心吃吧。”长乐公主在一边倔起小嘴说道。
这时候,长乐公主怀里的小世子,看着大人们吃的开心的样子,表情也是迫不及待:我现在还没长大,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吃。
“父皇,你给这孩子取个名字吧。”酒过三巡,长乐公主说。
“单名一个正,就叫他正儿吧。”唐皇说道。
唐昊将军府上下叩谢皇恩,唐皇钦赐小世子名字,对于整个唐府是,莫大的殊荣。
“近来高句丽不断派使臣和留学生到大唐学习,往来的商人也带来高丽的珍宝,全赖将军平定有功啊。”唐皇将一片羊肉放入碗中。
“是陛下神威,才使四海归心。”唐昊一丝不苟的回答。“高丽重建初始,百废待兴,来我长安学习,自是显陛下胸怀。”
麻辣的锅底越煮越香,根据唐昊多年吃火锅的经验,吃一会歇一会这火锅吃着才有感觉,涮完肉片之后,开始涮蔬菜。
绿叶类,根茎类蔬菜等都不太容易熟,所以唐昊在涮过荤菜后,再把它们下锅,吃过荤菜的油腻后,青菜也起到了解油腻的作用。
在椅子上稍作休息,唐昊夹起了一叶青菜,放在芝麻酱碗中,一口下去,口感清脆,蔬菜香气充斥在舌尖。
热气腾腾中,唐昊彷佛看得到几个月后自己土豆园子丰收的情景,看到了其他作物接下来播种在园中,茁壮生长的情景。
甚至看到,高句丽在重建后,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试种的新作物也在那里广种成功的情景。
“唐爱卿,你的土豆能在吐蕃高原上生长吗?”唐皇话题一转
唐昊的思维一下被拽回到了现实。这会儿,自己的老丈人加直接领导,开始要谈论正事儿了。
酒过三巡,醉意微醺。
唐皇面颊红润,心绪随之开阔起来,竹筷穿过升腾热浪,夹过白嫩豆腐放置陶碗,斜瞥一眼身侧唐昊,嘴角含笑说道:“唐昊,你替朕东征西讨数载,算下来已有几载。”
“如今大唐四海抵定,边陲稳定,这大唐盛世如朕所愿。”举过杯盏,唐皇眼眸闪过赞许目光,朗声道:“来,痛饮此杯。”
咣。杯盏交鸣,一片祥和。
放下杯盏,唐昊面庞担忧一闪而过,踟蹰哦片刻微抬头颅,凝望唐皇,缓缓开口:“陛下,当今大唐繁荣昌盛,邻邦安宁,微臣却心有疑虑,颇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