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地大物博,应有尽有!”
“咱们有什么?贫瘠的土地?厚厚的冰雪?环绕的山脉?”
“发展农桑?大兴水利?咱们如何去比,拿什么去比?”
粗狂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上,震得宫瓦嗡嗡作响,烛火飘忽。
在场的老臣看着那个在大殿上愤怒嘶嚎的声音,大气不敢出一口。
盖苏文深深吸上一口气,猛地转身望向石根,伸手一指。
“来!你来告诉我!如何拿着这片贫瘠的土地超越唐朝,如何在这片国度之上建立起一个比大唐还要强盛的盛世来!”
随着一声声的质问声,地上的人影身躯剧烈抖动,半天却想不出一个法子来。
看着寂静的大殿,盖苏文的脸色阴沉下来,如鹰的眸子扫视一眼大殿左侧的文臣,环指过去。
“高句丽建设,不是你们这些文臣用嘴说出来的!”
“今日的和平,靠的是拳头,靠的是刀剑!靠的是勇猛的高句丽勇士,用鲜血,用头颅换下来的!”
“东突厥惧怕大唐兵锋,西突厥惧怕火药,都已经亡国灭种了!你们一个个还有脸提降唐之事!”
停顿半刻,盖苏文大手一挥。
“传令下去,再征兵卒,调集农夫,兴战事!为国而战!”
完了。
高句丽的那些青壮少年和那些辛苦劳作的子民们完了。
这是瘫倒在地的石根,心中最后一个想法。
高压的政权,手执生杀大权的盖苏文几乎成了朝堂上一语定乾坤的人物。
没有人敢有异议,甚至于就算有了异议,也完全无济于事。
前几年,大唐兵卒在鸭绿江一带侵边,被屠戮的那些士卒变成了苏盖文心中的伤疤。
在取得一统的大权后,开始在全民之中实施军事化管理,便利的农具是由兵刃稍加改制而成,全民之中没有马车一词,全由战马替代。
全国半数以上的木匠,被聚集在了一起,赶制攻城防守器械。竟乎所有的铁匠们疯狂的在炙热的炼铁房中,赶制盔甲……
盖苏文更是亲征五万民夫,砍伐树木,欲要在全国开始修建工事防御。
年关之时,成批的士卒佯装打柴的樵夫,深入边境之地,将一根根合抱粗的圆木偷运回来,扩建海上战舰!
众多的劳力被抽调出来,开垦好的土地也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一些年迈的老人甚至于孤独的饿死在家中,也无人知晓。长城之下累死的壮汉,尸骨直接被抛在了外边……
想到这近年来的一切,跪在地上的人影掩面呜咽,泣不成声。
想不到堂堂文臣之首,在这个朝堂上竟是丝毫起不到丁点作用。
有人从身后将瘫软的石根搀扶起来,好心的提醒声从背后响起。
“石大人呐!民众疾苦,咱们心知肚明,你这般公然与大腕对峙,小心人头不保呐!”
声音之中带着浓浓的哀伤和凄凉,只让石根的心境更加冰凉。
“大王好征伐,嗜掠夺,大兴军工,不误农桑,迟早下去会出大事。”
“看见外边饿殍遍地,成批灾民逃离四野,那一个个半大的孩子眼中皆是嗜血的光芒,老夫怕啊,怕咱们高句丽的将来,会在战火中一个个流逝,会在厮杀之中忘记了本性……”
话未说完,已然再度呜咽起来。
身后两老臣拖着那具绝望的身躯,向着殿外走去,看着远处那些耀武扬威的士卒,呜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