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突厥士卒攻打突厥士卒,这样的战略,也亏他能想象的出来。”
经李靖这般解释下来,不少人微微猜测出了其中的缘由,不由得称赞起来。
“放眼整个大唐,恐怕也只有唐昊这样的人,能想出这招吧!”
“这小子倒真是大胆,颇有些曹操遗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的险竟也敢去冒!”
听罢李靖的描述,高士廉朗声一笑,上前拍拍李靖的肩膀。
“恭喜卫国公,能的此等枭雄般的女婿,真是让人艳羡。”
本就不善于吹嘘打屁的李靖,陪着笑望向高士廉,道。
“申国公着实太过夸大其词。”
“不过要说起来,还是应该恭贺陛下,喜的龙婿,更是在芸芸众生之中将这颗明珠挑选出来。”
“依我看,我这个臣子,不过是沾染了陛下的福气。”
就连从来不曾阿谀奉承的李靖此时也说起了漂亮话语,只让惊诧的唐王连连欢喜。
“想不到卫国公也是着顺溜拍马之人,哈哈哈。”
“不过此话,朕,爱听!”
西域大定,全臣皆喜。
唐王那张两月间不苟言笑的脸上,终是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好!极好!”
“看来西域之地,只需安置都护府,便可保一方太平!”
“申国公,你便调遣一位年轻武将,前去镇守西域之地。”
“段志玄替朕守了这么多年的西北国门,是时候回来安享晚年了!”
高士廉拱手领命,肃然道。
“臣,领命!”
房玄龄走出群臣,来到唐王身前,拱手道。
“陛下,东北之地的高句丽,拥兵自重。”
“这么些年之中,更是将振作岛国改造成了一个军事占地,更是在靠近大唐一带,筑长城,修高墙。如此放任下去,恐怕日后会成为一块棘手之地。”
“眼下,大唐神兵兵锋甚威,何必趁此良机,一举拿下东北之地的高句丽,也能提早完成陛下心中宏愿。”
征战高句丽!
房玄龄的话语,顿时提醒了在场的各位文武大臣们。
前朝三次兴师动众,号称十万大军踏平岛国每一寸土地,可终是在最后无疾而终。
虎头蛇尾的表现,一直被大唐武将们所不齿。
而如今,灭国之战尚且在唐昊的指挥下,只伤上皮毛,便能将广袤无边的西域之地,收纳到大唐版图。
强盛的兵锋,定是能在剿灭这高句丽,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便有臣子附和起来。
“陛下!”
“高句丽在咱大唐初年,嚣张跋扈,更是让咱大唐数万将士忠骨抛洒在辽水一带。”
“说道起来,那些将士的冤魂也等着咱们大唐一洗前耻!”
提起此事,不少臣子心中的那股恨意,骤然被激发出来。
“说的对!高句丽这么些年来一直在边境上修筑防御工事,为的便是在国中韬光养晦,聚众聚势。”
“若是有朝一日,咱们大唐对阵吐蕃等,遥远边境。大军回撤不及之时,定是会让这些岛国蛮夷钻了空子,在边境之上作祟!”
杜如晦也举起拳头,声讨起来。
“没错!这高句丽三番五次拒绝咱们大唐招降,盖苏文更是关门闭户,潜心发展军工,其野心可见一斑。”
“反正这岛国乃是大唐一统上的绊脚石,不若就此扼杀!也省事些许!”
高亢的呼声一声接着一声,听罢这些激动的声音,唐王心中微微起了一丝波澜。
却如这些臣子们所言,这高句丽迟早都是要动手的。
如今大唐的兵锋强盛,完全以碾压的姿态,闪电般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