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宫。
一叠叠奏折递交上来。
大多都是关于病情的报告。
北云城彻底沦陷,守城的士卒中感染者不少,北云城的官员携带家眷遁逃他乡。
好在北云城守城大将魄力十足,纵然是自己也头昏脑热,依然坚守城门,不放走任何一个病患。
翻看翻着,唐王怒火骤起。
指节敲打着粗糙的纸页,砰砰作响。
“这官员潜逃何处?临阵脱逃,哪里有半点大唐男儿气概?”
“去给朕斩了!”
身旁的荣公公俯身躬身,长叹一声。
“陛下。”
“这守城官员戍边多年,没有功劳也是有些苦劳,此番逃遁,不若应了他,辞官归乡,做个耕田种地的乡野村夫。”
嘭。
大掌拍下。
唐王面带威严,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大唐官员,乃是朕手中的一块铜镜,映照着咱们大唐官员声威。”
“遇到点大难,便是如此,让大唐子民们如何评论朕的朝堂?”
微微挥手间,李君献应声出殿,算是定下了官员罪状。
唐王起身,背手在后,缓缓在殿中踱步,望向阴沉的天空,喃喃道。
“北云城算是守了下来,可据张将军所言,凡种病疫者,成活着不足十之一二。”
“城中阴邪作祟的舆论传的沸沸扬扬,疯癫患者更是不在少数。”
“哎!朕的北云城呐!”
话语说到最后,有些哽咽,唐王昂首闭眼,眼眶红润。
望着那个殿门口萧瑟的身影,荣公公眉头紧锁,弓着身子,心中叹息不止。
曾经那个久攻未下的北云城,竟是在数日子中,被一场病疫尽数击垮,着实让人痛心。
更可怕之处在于,北云城官员遁逃,曾惹得整个北云城挂起逃窜之风,不少子民也趁着那半日的空隙,尽数逃走。
分散而出的遁逃子民,又将要感染多少子民,不得而知!
良久。
殿门口低沉声音传来。
“算算时日,再过两日便是荒山结果印证的日子了。”
“可有唐昊们的消息?”
荣公公的声音有些许嘶哑,垂首道。
“陛下,晋王已与尉迟将军守候荒山,并未见任何车马上山。”
“也并未见唐昊一行人出山迹象。”
“想必……想必一切顺利。”
听着这不确定的答复,唐王鼻息间喷出一道长气,微微摇头。
“或许吧!”
“此时并未任何讯息,便是最好的讯息。”
说罢,唐王睁开眼帘,眉头一挑,望向南方尉迟敬德兵马驻扎之地,缓缓道。
“治儿,长大了。”
“有些事情,也该交代交代了。”
闻言,荣公公心中一动。
李治此番的表现甚是亮眼,安置病疫区域施粥人员,又亲自配合尉迟将军把守荒山,倒是颇有些皇子该有的担当。
唐王口中的交代,或许就是指这储君之位吧。
郊外的荒山山巅,在第七日之时,终是有了变化。
一枚显眼的红色旗帜缓缓亮起,在冬季的阳光下,格外显眼。
“成功了!唐大人的种痘成功了!”
兴奋的呼喝声在半山腰响了起来。
骑着高头大马的士卒望着那山顶上竖起的旗帜,脸上笑开了花,多日的焦愁在此刻荡然无存。
手抖马缰,迎着呼呼寒风,兴奋的叫喊彻响整个山谷。
“种痘成功!病疫有救了!”
阵阵回声震荡山谷,传向山脚的扎营帐篷。
尉迟敬德提着唐刀,掀开帐帘,阔步跨出。
大手遮上阳光,朝着那山巅之处,眺望一眼,脸上顿时大喜。
一把将唐刀刀鞘跨在腰间,环住身旁的李治。
“嘿嘿!我就说嘛!这小子命硬的很,乃是天上的神仙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