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清凝视良久,心中恍然明悟。
“竟是白叠子!咱们李府曾经也种植过此花。”
“这呆子,早给他说过,这种花朵一年方才开花一次,并未香味,他却种植这么大一片,好好的良田全被浪费了。”
略含着责怪之意的话语传开,松土的老伯回过头来,抹了一把汗珠,咧嘴一笑。
“妇人说的极是,这种花朵,我这个十来年的老花农也曾种植过,也和夫人一般劝说过侯爷。”
“侯爷曾说,这看似是花,实则另有用途,可在寒冬来临之际,做衣衫做被褥。”
“想必啊,侯爷所言不假吧。”
篱笆前的李婉清轻哼一声,瘪瘪嘴。
“估计这整个大唐之中也就他这样的呆子,会说出这般话语来。”
“花朵做衣物,被褥,算是奇闻。”
身旁的长乐公主掩嘴一笑,道。
“婉清姐姐切莫这般说道。”
“咱们这个相公,奇思妙想还少吗?”
“你看,青茶用来炒,粮食用来蒸酒,还有给马穿上鞋子……”
话语刚说一半,李婉清凑近了那张笑颜如花的脸庞。
“听你这般说来,我倒是有些期待了,看看这花怎么做出衣衫来。”
大明宫。
婀娜身段,伴着悠扬钟鼓声乐,摇曳生姿。
台下,时不时传来一声声掌声,夹杂苍老的叫好声。
“太上皇,面食已煮好。”
小太监靠近那尊苍老的身影,放好陶碗,轻声提醒。
身影挪了挪,拿起银箸挑起面条,悉心搅拌。
闻着那散发着浓香的面食,李渊忍不住赞叹一声。
“这定北侯也是吝啬,这般美食要不是朕的乖孙呈上,只怕这一世难享受这等美食了。”
“人呢?回来了吗?”
太上皇一句这一世,只让身旁的小欧太监有些心慌,急忙说道。
“太上皇乃是金龙之躯,万寿无疆。”
“听闻定北侯和晋王已然返程,想必不久便会到达长安。”
“到时候太上皇想吃什么,便召见定北侯前来蒸煮便是。”
自从这李渊被逼宫之后,便远离朝堂。
吃喝玩乐,安享荣华便成了日常。
这些服侍的宫女太监们,也自然投其所好,平日的言语也自然离不开享乐的话语。
苍老的身影,挑起一撮面条送入嘴中,抬起头来,缓缓道。
“听闻朕的乖孙,在这次青州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成为第一个品尝油炸飞蝗的人,可有此事?”
身旁的小太监不知李渊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蝗虫乃是污秽之物,金贵之躯的皇子吃食这等害虫,只怕眼前的太上皇定要心疼子孙,定要大怒。
想到此处,小太监紧锁着眉头,心念斗转之间,出口的说辞已然偏到了重点。
“晋王此番也是迫不得已。”
“这帮刁民,打着为难皇室的旗号,必然要有人站出来正身……”
“晋王这般做,也是为了皇室的颜面。”
说这番话时,小太监盯着眼前挑着面条愣神的身影,心中惊慌的砰砰跳个不停,生怕这位太上皇对这番解释有一丝不满意。
事实恰好相反,李渊轻声一笑,道。
“朕确实没想到,朕的孙儿会在危机时刻,为了皇室名誉站出来。”
“治儿这孩子呐,一向很胆小的,怕是这般做,下了不少决心,嘿嘿。”
身旁的小太监轻轻抹了抹额头的汗珠,心头的那股紧张方才缓缓散去。
“晋王殿下果断英勇,又能掂量起是非轻重,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担当,实乃大唐之幸。”
李渊挑起面条畅快咀嚼一番,颇有些含糊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