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望唐兄珍重。”
一向少言的李恪,走至唐昊身旁,停了下来,道。
“青州,有劳定北侯。”
四目相对,李恪眼眸之中那股若有如无的寒意,让人不寒而栗。
唐昊拱手揖礼,道。
“定不负吴王所托。”
一场皇室家宴下来,唐昊后背已被汗湿。
若是说在大殿之上,唐王的心思,恍若林间迷雾,隐隐还能看清前路轮廓。
这家宴私下中,那便是置身波涛汹涌的大海,令人摸不着南北。
回到府中之时,已是黄昏时分。
“老师,等你许久,你终于回来了!”
略显青涩稚嫩的呼喝声中,夹杂着一股莫名的兴奋。
听着这声音,唐昊微微抬头,便见李治一路小跑前来迎接。
唐昊阔步迎上去,拱手道。
“见过晋王殿下。”
李治抬起唐昊的手臂,顺手拉了起来,道。
“姐婿何须生分!”
“即是一家人称呼我一声治儿便是。”
说话间拉起唐昊向着屋舍中走去。
看着这般随和的李治,唐昊心中暖意四起。
在整个皇室之中,自己接触到的皇子公主们,并不算多。
但要说起来,就是这晋王李治,相处起来格外轻松。
一来便是自己迎娶长乐公主,与李治的这层关系。
另一方面,皇室之中,权力熏心,亲情淡薄。
唯独李治年岁尚小,心性纯真,相处起来,尚能更体悟到那份难得的亲情温暖。
两位夫人俏立在长廊尽头,笑盈盈的看了过来。
长乐公主抿嘴一笑,望着李治道。
“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便如此贪嘴!”
“听闻夫君会做美食,便花言巧语。”
李婉清看着拉扯着唐昊手臂的李治,面色露出一抹暖人的笑容,道。
“晋王与侯爵府这般亲切,倒也是好事。”
说着,瞅着唐昊,笑呵呵的说道。
“夫君,晋王在屋舍给你沏好了茶水,说是上朝辛苦,特意为你温着呢。”
直到此时,唐昊恍然明悟,这李治如此殷勤,原来只为贪图一口吃食。
唐昊一挑眉,看着拉扯着手臂,急着向屋内赶的李治道。
“你小子竟是有这心思?”
“枉我先前还念叨你心性纯良,并无杂念!”
李治被拆穿,脸上露出一抹尴尬之色,凑近唐昊道。
“姐婿,我这好不容易出宫一趟,你就不要浪费时辰了。”
“听闻两位姐姐称道姐婿美食一绝,快也做与我也尝尝。”
在侯爵府上。
有来求美酒佳酿的,有求字卷诗词的,有求胭脂水粉的。
来求一顿面条饱腹的确实是第一次。
面条起锅,软香劲道。
捣碎的茱萸碾汁,姜蒜切沫,葱白剁碎,青段配色。
滚热的油脂泼下,‘哧哧’声中,一股香味弥漫整间屋舍。
两位夫人看见白气下,‘咕嘟’冒泡的佐料,新奇不已。
在这个蒸煮为主的时代中,这般做膳食的方法还是第一次所见。
旁边的李治心中好奇,早已压过对锅中‘噼噼啪啪’声响的恐惧。
红白相间的肉沫,渐渐变了颜色,油泼的佐料倒入肉沫,翻腾入味。
面粉勾芡,炒香出锅,浇在白嫩的面条上。
李治也顾不上刚出锅很烫,匆忙抢过陶碗,就要大快朵颐。
长乐公主拿竹筷敲打了那双试探的双手,细心的接过碗搅拌,笑道。
“这般馋,哪里还有点皇子模样!”
“要是被父皇看见,定要骂你本末倒置,不专心学业。”
李治接过碗,自端上案几以来,视线便再也离不开陶碗,嘿嘿一笑道。
“长姐就不要再说我了,此番也不要告诉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