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两位老臣却似乎视而不见一般,负手立于大殿中,神色依旧。
看见这一幕,只让大殿上的唐王头疼万分。
这过一年,涨一岁,东突厥尚未清剿利索,后面尚有西突厥,高句丽等地。
若是再拖下去,只怕统一北方这一梦想,都会遥不可及。
对于剿灭东突厥这一战,唐王势在必行!
但眼下文臣们所说的问题,也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身为一国之主,他不能拿着帝国的命运,来做赌注。
唐王缓缓靠上椅背,合上眼帘,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个问题。
两个月结束这场战事,真的可能吗?
回想起李靖方才的摇头,唐王也意识到,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唐王缓缓的挥了挥手,道。
“今日之事,先就议到这里吧。”
“如何决策,容朕,再想一想。”
随后,一干文武大臣,陆陆续续出了大殿。
太极殿上,熏香缭绕,轻盈缥缈。
空无一人的大殿上,唐昊撑着头颅,靠在椅背上,静静沉思。
休养生息或是趁机征伐,这是两个矛盾的观点。
休战稳国?
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唐王有些不甘心。
冒进征伐?
唐王又有些拿捏不稳,毕竟这是关乎到数十万,甚至几十万大唐子民有无赈灾余粮的生存问题。
整个大殿中,一片沉寂。
一阵轻碎细微的脚步声响起。
荣公公悄然来到龙椅一侧,轻声说道。
“陛下,武才人来了。”
唐王思绪飘飞,无暇顾及这些琐事,随手挥了挥。
不多时,武才人步履轻盈,提着一个食盒,缓缓走进殿来。
瞥见唐王那略显凝重的脸庞,武才人侧身行礼,轻声细语道。
“臣妾,见过唐王!”
轻柔的声音之中,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妖媚,颇显与众不同。
可此时的唐王一心想着北征的事情,无心倾听着悦耳的声音。
随意的挥挥手,算是回应。
见状,武才人缓步上前,站在龙椅一侧,道。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不妨和臣妾道来。”
“说不定,臣妾也能为陛下分忧呢。”
武才人心知肚明,长孙皇后殡天,唐王这边便是没了可以与之交心分忧之人。
因此唐王才会独留此处,没有离去。
当然了,既然是在太极殿,所议之事,多半也是朝中大事。
后宫不干政,这乃是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就算是长孙皇后在世,在这太极殿中,也不会插手朝堂事务。
武才人害怕自己的一句话,会惹恼这个开创盛世的大唐君王。
因而这番话,吐字极为轻柔,带着一抹小心翼翼。
听罢此话,唐王微微抬起眼帘,眸子中映出那个娇媚可人的人影来,开口说道。
“武才人,你向来冰雪聪明。”
“那你替朕想想,文臣建议朕,休养生息,稳国安邦。而武将建议朕,抓住时机,清剿突厥。”
“依你来看,朕,该如何抉择?”
听闻唐王这个问题,武才人顿时一愣。
这可是大唐朝政,自己乃是一个才人怎么可能敢指指点点呢?
再者,唐王提出的这个问题,无疑很棘手。
能让唐王坐在这空无一人的大殿上,都焦头烂额,拿捏不定的问题。
必然是让大唐朝堂老臣争的面红耳赤,难以抉择的大事。
短暂的愣神后,武才人并未因此而吓倒,大脑也随之飞速运转起来。
片刻后,那张娇媚的玉面上,露出一抹绝美的笑容来。
“陛下,此事,你若是问臣妾一个小小才人,可算是问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