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当时的重镇德阳,也差点沦陷于突厥铁骑之下。
若是唐昊两番率领奇兵,打破阴山王廷,擒获颉利可汗,只怕整个北京,早已全盘糜烂。
但毕竟是称雄一时的草原霸主,哪里有那般容易被打败。
仅仅是颉利可汗身旁一干草原勇士被屠,被俘。那数量不大的虎师,大半皆已逃窜。
当然了,还有一些散部落见势头不对,也早已突破李靖的重围,闯了出去。
如今来看,东突厥不过三四万精锐的力量。
此时此刻,东突厥迎来这数百年来,最为虚弱的时刻。
也正是大唐全面清剿,瓦解东突厥的时刻!
唐王轻捋胡须,缓缓道。
“突厥人向来全民皆兵,人人可战。”
“朕初步估量,东突厥兵力最多不超八万。”
“这一战,定能定这北境乾坤。”
看见高坐上战意正浓的唐王,房玄龄的眼眸之中却满是担忧,皱着眉,道。
“陛下,去年大战,过去不到半年时日。”
“如今又兴北征,这势必会耗尽国中钱财粮草。”
“此番北方又有小面积雪灾,倒是能应付过来,若是今年遇上什么不顺,只怕咱们朝中也没有能力救灾了。”
听罢此话,尉迟敬德缓缓走了出来,带着一抹微笑,道。
“梁国公,多虑了。”
“正所谓瑞雪兆非年,年关之时,一场大雪,必然预示着咱们大唐今年,风调雨顺,粮草爆满。”
“至于北境雪灾,就连咱们大唐边境也遭受雪灾侵害,想必在更远的东突厥,更是遭遇灭顶之灾。”
“此时不灭东突厥,更待何时?”
听着这嘹亮的嗓音震响大殿,杜如晦缓缓摇了摇头,蹒跚两步,走上殿来,道。
“鄂国公,此言差矣。”
“你只看其一,却不看其二。”
“大雪确实能够为大唐带来充裕的水源补给,对北方而言,确实是一个好兆头。”
“北方皑皑白雪,南方却依旧骄阳高照,去年之时,部分州郡蝗虫泛滥,也不知今年是否会广泛扩散。”
当然,对于这些文臣而言,关注农桑部分更为多一些。
对这些气候,地理知识,理应比武将们了解也更全面一些。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抬头看了眼大殿上微皱眉头的唐王,缓缓拱手道。
“陛下,莱国公言之有理,此事,不可不防啊。”
程知节咬了咬牙,瞪着对面一干文臣,冷哼一声,道。
“怎么?”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难道还要等明年再征伐不成?”
高士廉缓缓转身,轻拍了下程知节,示意他消消气。
抬头之间,迎上唐王投来的目光,沉声道。
“陛下。”
“这乃是彻底铲除东突厥的最佳时机,再过一年,等他们喘过气来,变数可就大了。”
话音刚落,身后的几位武将也缓缓点头附和。
一文一武,观点截然相反。
身为大唐之主,唐王需要把控全局。
端坐在龙椅上的唐王,并没有立刻回答。
唐王微眯眼帘,右手有节奏的敲打着龙椅扶手,细心思索着大臣们的建议。
正如诸位武将所言,如果此时发兵,大唐定然能剔除掉这个心头大患。
而这位野心勃勃的唐王,在心中其实也偏重于北征。
但确实如长孙无忌一帮人所言,这一战,需要赌。
赌这个蝗灾是否会发生,赌这个蝗灾是否会极为严重。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蝗灾的发生,也只不过是一种可能性罢了。
唐王眼中闪过一抹决绝,沉吟道。
“打!肯定要打!”
“只是取决于这一仗,能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