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士卒们伴着一阵风,匆匆向着另一边的尽头,飞奔而去。
浓浓的马蹄声疾驰而过,一路上引得不少家府之中犬吠阵阵,还有一些小孩惧怕的哭喊出声来。
整个队伍,不下四五千人,这架势足以让这些子民们咂舌,心头的那股不安也更为浓郁起来。
寂静的长安街头也由于这队人马的经过,变得躁动不安起来。
中年男子面色阴沉焦躁,缓缓合上府门,沉吟道。
“兵卒调动,看来这长安城,不太平呐!”
听闻此话,家中府卫接过话茬,道。
“老爷,若是这皇城真要变天,咱们……咱们还是先逃吧!”
“俗话说,这刀剑无眼!指不定这战火什么时候会烧到咱们府门上。”
听闻这番话,那中年男子脸上焦躁之色更甚,望了眼府卫,道。
“逃?哪里逃?”
“这长安城高墙厚门,岂是你想逃就要逃的?”
沉默良久,中年富态男子扫视一眼大院,说道。
“哎!窝着府邸可算是刚刚有些起色,如今又遇上这祸事!”
“眼下,就只能祈祷,希望这宫廷之中的变数,尽早平息。”
说罢,中年男子带着一抹无奈,说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呐!”
此时此刻,整个大唐皇城之中,心中担忧的又何止是中年男子一人。
像这男子这般的人,长安城还有千千万万。
兵卒异动,人心惶惶,甚至于一些富足世家,已然收拾行囊,随时准备出逃。
事发突然,直到下午时分,一封封告示在整个长安城之中张贴出来。
侯君集意欲谋反,把持朝政,祸乱朝纲。
唐昊率军解围,生擒乱臣贼子,已然将其扣押地牢!
众人皆知,真相大白。
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宫廷之中的棋局,也被唐昊尽数解开。
这半日,众臣们恍若做了一个梦一般。
太子最终被软禁东宫之中,侯君集连同一些密谋造反的重臣也一同被打入地牢,等候唐王发落。
一场声势浩大的储君之争,终是烟消云散。
纵马走在长街上,往日中巡逻队的士卒也明显少了不少。
长街上端出座椅小凳,晒着暖阳的人也多了起来。
没有先前那般紧张的氛围,众多的长安子民脸上写满了轻松惬意。
年关将至,随着采买各种食物的人数增多,整个长安皇城渐渐恢复了往昔的繁盛。
二月初一。
一个大好的日子!
唐王率领王师,班师回朝。
整个长安再度沸腾起来!
这一日长安城锣鼓响天,号角长鸣,人们齐聚街头,载歌载舞,喜迎这迟来的胜利。
这样的喜庆整整持续了三日之久。
伴着冬日的暖阳,唐昊纵马而行,向着太极殿方向而去。
今日便是唐王归朝之后的第一个早朝。
文武百官陆续入场,分列大殿两侧,唐昊也在其中。
殿下。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人,就重就轻将这段时日的重要朝政大事诉说一番。
当然对于储君之争这事,两人均是心照不宣的避开了。
这等事情,上不得台面,两人想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再向唐王细述。
听着两人的述说,唐王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的望着垫在殿侧的李泰。
“不错!泰儿是有些长进。”
听完两人的诉说,唐王在人群中撇上一眼,似在搜寻一般。
看了一圈后,唐王面带狐疑,道。
“今日为何不见陈国公前来?”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众人纷纷垂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