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扭曲的守城将领带着一抹惊诧,在弥留之际,艰难的转过头去,看着身后的身影。
入眼处。
花白长须在风中拂动,扫过苍老的面容,浮现出一抹坚毅的神色。
灼灼目光之中,闪过一抹不舍。
唰。
长刀抽出,守城将领轰然倒地。
那刺杀守城将领的人影,彻底展现在众人眼帘。
唐昊眯着眼睛,凝神细看,认出了那个人影。
新兵统帅!
郑将军!
带着一抹感激的,唐昊冲着城墙上的人影微微点头。
苍凉,正气的声音在城头响起。
“将士们!大唐内乱!”
“宫中已然被太子把持!谋逆篡位!”
“唐将军正是为平息宫中之乱而来,速速打开城门!”
正气凛然的声音彻响整个城头。
群龙无主,士卒的惊恐的心中更为骇然,相视一眼,试探着打开了城门。
吱嘎噶。
巨大厚重的城门缓缓在数十个壮汉的扯动中,缓缓动了起来。
阴沉的天空乍亮一抹天光,随着缝隙的打开,光束也照了进来。
一道人影,缓缓出现在光束之中。
乌骓急躁的刨动着巨大的蹄子,喷着粗气,摇晃着鬃毛。晃动着脖颈下的铜铃,叮叮当当响彻门洞。
“唐将军!”
一声急躁的呼喝声传来。
白须银发的郑将军阔步走来,朝着马背上的人影,拱拱手。
唐昊骑在马上,微微一点头,拱手道。
“此番,多亏了郑将军!不然这定是免不了一场恶战!”
那郑将军微微摇头,道。
“我早已猜测到,大军怕是难以入城,这两日便自愿申调到城头了。”
“三万新兵甲士也分散到了各个城头!”
“为的就是这一刻。”
说罢,郑将军面色一沉,道。
“唐将军,宫中情况怕是不容乐观!”
“若是再迟些是怕那魏王会遭到不测!”
唐昊回头望望正在入城的士卒,略一沉吟,道。
“郑将军,此番我敌大军入宫,定然不行!”
“这其他几座城门就全靠郑将军了!”
听罢,郑将军挺起胸膛,面色一凛,道。
“唐将军放心!末将定然不负所托!”
事已交代完毕,唐昊扭头看了一眼程处默,微微点头,挥手道。
“两千甲士随我而来!”
“进宫!”
城门外一片躁动,朝堂内也掀起一片风浪。
朝堂之上,大局已定。
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人仍旧倔强得站在大殿一侧。
这些大臣要么是追随唐王左右,看着整个大唐一步步走向盛世。
要么是跟随着唐王乃至先帝东征西战,一起经历生死的忠厚人士。
自然会对唐王忠心不二。
大局已定,李承乾扫视一眼这些老臣,并不多言。
这些老臣乃是写入大唐历史的功臣,自己也断然不敢将这些功臣赶尽杀绝。
眼下的局势,也不是这些位数不多的大臣能左右了。
吏官改写唐史,自己便会成为大唐新君。
侯君集瞥了一眼,坐在殿首一侧的李泰,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喝道。
“大胆!龙椅旁也是你这皇子能坐的?”
直到此刻,众臣才发现。
那龙椅旁,李泰还一直坐在那里,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随着侯君集的一声呼喝,沉思中的李泰骤然惊醒,带着一抹惊慌看了过去。
侯君集目光锐利,盯着李泰,喝道。
“来人,将此拖下来!”
话音刚落,从殿侧走出两名士卒,走上台阶,欲要将李泰拖下殿来。
李泰骤然起身,一拂衣袖,喝道。
“宵小之辈,也配对孤动手动脚!”
说罢,提着座椅,缓缓走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