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躬身躬身道。
“属下明白!”
“只是眼前这魏王并未任何动作,咱们若是和他这般耗着,只怕会错失陛下远征这番良机。”
闻言,李恪沉思片刻,淡淡一笑,道。
“太子乃是李泰心头大患,势必会除去。”
“不论李泰耍什么手段,他能等的,我们也能等。”
“传令下去,收集李泰在理朝期间犯下的过错。”
“待到父皇凯旋之时,孤便联合众臣,参上李泰一本便是。”
年关将至,长安城渐渐恢复了往昔的繁华。
昔日宁静的皇宫也渐渐忙碌起来。
宫女太监们积极筹备着要祈福的物品,而各大官员们也开始张罗起要采买的物件。
而在这繁华热闹的背后,一场关于权力的争斗漩涡,也逐渐运转起来。
作为这场争斗开端发起人,侯君集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身着银甲,肩披大将披风,一头银发丝丝分明,整齐的拢在头顶。
虽是年逾半百的老将,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阔步走在这皇城北门营地。
两护卫见侯君集昂首阔步迎面走来,拱手揖礼,道。
“侯将军!”
侯君集微微侧目,缓缓点头,道。
“左右卫大将军可在军营?”
那守营护卫点了点头,道。
“两将军正在校场练兵。”
闻言,侯君集微微点头,从怀中摸出兵符,道。
“本将军今日前来,便是要检阅千牛卫将士,你却速速通禀。”
那护卫瞥见侯君集手中的兵符,乃是陛下随身所带的那块,当下不再迟疑,转身奔进了兵营。
侯君集阔步向着点将台走去。
偌大的将台高高矗立在校场正北,放眼望去,整个千牛卫营地轮廓,收入眼底。
大大小小的旌旗将整个校场团团围住,训练的士卒们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认真的操练着。
不多时刻中。
在护卫的传令下,整整三万千牛卫士卒,尽数挪动,缓缓的向着点将台走来。
侯君集看着台下整齐移动的锋线,心中赞叹不已。
不愧是皇室大军,在气势上就领先普通士卒一个档次。
这些将士们,身着银色战甲,腰间佩戴‘千牛刀’,银色缨盔上,两根长长的随风荡漾的雀翎,格外好看。
平素中,这左右御林,左右龙武皆由陛下亲信一手把控。
烟尘之中,四支队伍尽数齐集。
侯君集立在点将台上,看着身前六万大军,隐隐动容。
寒风中,侯君集雄浑的声音响起。
“将士们!陛下御驾亲征,皇城安危落在每一个士卒的头上。”
“老夫奉陛下之命,暂时统领御林大军。”
“望各部紧密配合,肃清宫内秩序,听候调度。”
话音刚落,左卫大将军道。
“侯将军,御林军向来只认兵符,虽是旨意已达,你可有陛下兵符在手。”
闻言,侯君集朗声一笑,道。
“田将军细致周到,严守军规,很好。”
说罢,侯君集缓缓掏出兵符,晃了晃,道。
“这便是陛下御赐兵符!”
那高台之上,透亮的鱼符甚是显眼。
众将看的清楚,正是陛下所持的那枚鱼符。
侯将军展示片刻,缓缓将鱼符收回怀中,喝道。
“御林军乃是关乎到,皇城安危,皇室存亡的关键所在。”
“今,老夫暂代这统领之位,便理应不负陛下重托,整治好皇城。”
说罢,侯君集缓缓踱上几步,目光从北门四军身上一一扫过,威严的呼喝声炸响整个校场。
将台下,田将军瞅了眼身旁的右卫大将,斜瞥台上的侯君集一眼,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