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李承乾倒上一杯热茶,道。
“殿下身为大唐储君,区区一点腿伤,何足挂齿。”
说到储君二字之时,侯君集有意无意间,瞥向李承乾的眼眸。
在那眼眸之中,侯君集分明看到有一簇亮光闪动。
听着侯君集如此说道,李承乾心中一动。
冥冥之中,仿佛关于储君一事,父皇并未完全表态。
想到这里,李承乾心中升起一抹希冀。
缓缓呷上一口热茶,李承乾望向侯君集,道。
“现如今,魏王总览朝纲,大权在握。”
“孤这个储君,也只不过是名存实亡罢了。”
带着一抹淡淡悲凉的话语传入侯君集耳中,不禁让侯君集心神大震。
果然如自己所料那般,太子李承乾绝不会轻易罢休!
侯君集咬咬牙关,眼中闪过一抹灼热,微微向前倾身,道。
“殿下何出此言!”
“嫡长子继承王位,乃是顺应天命。”
“只要殿下有心,又何愁这王位落入他人私囊!”
这番话如同一颗火种,刹那间,驱走了李承乾心中阴霾。
强压着心头那抹激动,李承乾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侯君集,道。
“愿闻其详。”
此话一出,侯君集心中骤然一紧。
沉寂已久的声音呼之欲出。
侯君集骤然起身,缓缓的半跪在李承乾身前,恳切道。
“殿下,如今大唐后宫无主,嫔妃们群魔乱舞意欲染指皇后之位。”
“皇子们各个暗中招揽朝中重臣,整个大唐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臣,恳请殿下出马,肃清朝风,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此言,正中李承乾下怀,他所担心也是这次父皇的御驾亲征。
一来一去,至少数月。
这其中的变数,又有谁能预测的到。
听闻侯君集的话语,李承乾缄默不言,咬着牙关,面显沉思。
半跪地上的侯君集知道,此话已深入李承乾心坎。
此处若不定了这李承乾的心,只怕日后哪里还有机会!
侯君集缓缓向前挪移一步,沉声道。
“身为戍边多年的老将,此番回朝见朝中乌烟瘴气,臣心如刀割。”
“臣替那西南驻军请命,愿太子殿下肃清朝中乱臣,还我大唐安定江山。”
说到此处,侯君集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
“恳请,太子殿下荣登大唐王位,以续贞观盛世之繁华。”
称王称帝!
此话一出,案几前的李承乾身形一抖,一颗心也随着这大逆不道的话语猛然砰砰直跳。
略显慌乱的神色中,李承乾猛地看向侯君集,厉声道。
“大胆!”
“皇城之地,岂容你一个国公在此胡言!”
侯君集缓缓叩首,声泪俱下,恳切的说道。
“陛下!臣之所言,发自肺腑。臣之忠心,日月可鉴!”
“三思啊!三思!”
这声陛下,竟乎击溃了李承乾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震惊之余,李承乾撑着扶手,站了起来,望着地上的侯君集,眼眸之中射出一道精光来。
“休得胡言!”
话音刚落,李承乾带着一抹惊慌,喝道。
“来人!送客!”
天空放晴,暖阳高照。
李泰裹着毛衫,从成堆的奏折中抬起头颅,伸伸懒腰。
看着窗外透进来的斑驳光影,心情也随之舒坦愉悦起来。
这几日来,李泰暂代唐王处理朝政,准点准时,从不缺席。
每每在下朝后,李泰不辞劳苦的将奏折搬回魏王府批阅。
这恭谦的态度,更是得到不少大臣的赞赏。
批阅之余,李泰也会在府院之中闲庭阔步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