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念其有经天纬地之才,特意将其收在门下加以培养,作为后辈可汗的接班人。”
“三次出使正是为两国长治久安,联姻而来。”
这番话虽是在打圆场,但对重视血统的汉人而言,还是难以接受。
提到长乐公主,众位老臣情不自禁的望向那高座一眼后,都低着头窃窃私语起来。
一时间,整个大殿上嘈杂一片。
“一个义子,说到底还不是皇室血统,让这么一个人来迎娶大唐的长乐公主,这不是大唐自降身份吗!”
“纵使他有过人才华,长乐公主乃是千金之躯,这如何使得!”
“吐蕃未免太没礼数!这长乐公主乃是唐王掌上明珠,他是什么身份,居然敢提这事!”
面对众人的议论,禄安赞却似充耳不闻一般,微微拱手道。
“此番王子前来,和亲乃是其一,更重要的乃是给大唐送上一封大礼。”
此话一出,原本乱轰轰轰的大殿渐渐安静下来。
长孙无忌看着这几人身后空无一物,缓缓走上前来问道。
“不知禄相所谓的大礼可谓何礼?”
那突厥使臣禄安赞倒也不直言,反而卖起关子来,朗声道。
“我所说的这封大礼乃是可解大唐忧患的礼物!”
解大唐之忧。
听见这夸张的措辞,众臣心头微微一惊。
这吐蕃使者竟在大唐唐王面前夸下如此海口!
高士廉冷笑一声,道。
“禄相,你所提大唐忧患,不知从何而来?”
禄安赞却神情自若,正视着高士廉投来的冰凉目光,缓缓道。
“大唐的忧患自然来自这大唐周围的诸国。”
这番话坦白直言,大殿上的众人一时间心中惊疑不定,面面相觑。
高坐龙椅上的唐王,眼神渐渐锐利起来,似乎要将这禄东赞看穿一般,沉声道。
“哦?是吗?”
“早闻,近些年来吐蕃出了一位大相,善于国政。”
“今日一见,看来这大相不仅善于吐蕃国政,就连其他诸国的国政也有涉猎。”
这番话语意在指责吐蕃大相的手,伸得有些长了。
禄东赞却仿佛并未听出其中意思一般,躬身一礼,道。
“多谢唐王夸赞。”
“如今,大唐镇守四方的兵卒数量已然不少,能抽调对抗被突厥的兵力纵然不会太多,只怕此事的北境战事,很是胶着了。”
咦。
朝堂之上众臣倒吸一口凉气。
这禄东赞身在吐蕃,与大唐长安相隔数千里,却对着大唐似乎却格外熟悉一般。
对于大唐兵力部署虽是轻描淡写的一提,却直指重点。
不待唐王开口,禄东赞再次开口说道。
“东突厥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论是何结局,必然会导致大唐国力衰退,此一战后只怕西突厥会蠢蠢欲动。”
“我吐蕃可汗心系大唐边境安危,愿出兵助唐镇守西域。”
助大唐镇守西域!
稳定西突厥!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正如禄东赞所言,如今就算东突厥战败,大唐也定然大伤元气,几年内定然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事。
如此一来,大唐算是国力下滑,最虚弱的一个时候。
纵是大唐盛世,也绝不可能承受住接二连三的战火蔓延。
那些蠢蠢欲动的西突厥定然能看到这个契机。
如此时刻,吐蕃却能毅然站到大唐一方。
倒是能助大唐将这西方彻底稳住,给大唐争取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众人神色渐渐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