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出悲喜的声音萦绕在耳边,长孙皇后轻叹一声,道。
“依臣妾看来,决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闻言,唐王微微眯起双眼,眼中光芒闪烁不定,缓缓道。
“此番,吐蕃这个高原上的王国,已然在孙赞干部的带领下完成了大一统。”
“现在正是吐蕃的发展时期,这人倒是有些手段。”
长孙皇后怔怔的望着那茶杯中升腾的热气,道。
“这人要是仅有些手段也就罢了,只怕这人野心不小。”
“现如今整个吐蕃百废待兴,农事上也趋于稳定,有了固定的粮食储备。”
“近年来,那镇守吐蕃的大将来报,他们似乎是发现了一处铁矿,只怕是私下中也在暗中发展冶铁之术。”
“这可是直接关系到军备的发展,吐蕃,不可小觑。”
唐王隐隐中握紧了拳头,眼眸中有寒芒掠过,缓缓道。
“东突厥虽然骁勇,却无固定的粮食产出,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反而这些骁勇的民族并不可怕。”
“对于这个已具雏形的吐蕃,确实很难遏制了。”
长孙皇后素手轻抚那张大手,轻叹一声,道。
“嗨!四海抵定这是一个大目标,并没有那般容易,对于吐蕃而言,现如今安抚下来,或许才是最好的策略。”
“更何况上代吐蕃的南日松赞,有丰功伟绩却死于毒害,或许这孙赞干部怕是步了他父亲的后尘,想依靠大唐作为自己背后力量,所以才对大唐表现的如此恭敬吧。”
唐王缓缓靠在了软榻上,闭上眼,揉了揉额头,道。
“但愿如此!”
沉默。
整个立正殿内寂静一片。
或许是这袅袅熏香,亦或许是那清茶有些许静心提神的效果,心乱如麻的唐王渐渐平静下来。
近些日来纷杂的一切似乎渐渐有了头绪。
良久。
长孙皇后呼出一口浊气,迟疑片刻,道。
“陛下,吐蕃这次若是提到提亲……”
和亲。
唐王听到这两个字,心头一动,猛然睁开双眼,喝道。
“绝无可能!”
“朕就是和吐蕃开战,也绝不容许我的质儿,不远万里嫁到那弹丸之国!”
“质儿贵为大唐公主,千金之躯,何等尊贵,嫁与蛮夷,简直痴人说梦!”
这呼喝声如一阵劲风,将整个空旷的立正殿震的嗡嗡作响。
话音虽落,但那余音仍在殿中回荡。
唐王的震怒,反而表明对长乐公主的心疼。
旁边的长孙皇后心头确实一片欢喜。
就在这怒吼的前一阵,长孙皇后甚至已经幻想到了长乐公主远嫁他乡的场景。
毕竟现在,大唐四面临敌。
对待一个东突厥已然不易,更别说吐蕃和西突厥了。
若真是到了同时开战的情况,就算大唐胜了,恐怕也只会落得个国库亏空,国力羸弱的下场。
公主的远嫁和大唐存亡间,孰轻孰重,已然很是明了了。
见唐王如此笃定,长孙皇后也彻底放下心来,转而安慰起唐王来。
“你这是干什么啊,质儿乃是陛下和臣妾的亲骨肉,可是连着心啊,臣妾也只不过是猜测而已,干嘛动这么大的火来。”
说罢,长孙皇后端起茶杯,递给唐王,道。
“明日见那吐蕃使者,不论何事,可千万不能再动怒了,如今大唐正值胶着之时,陛下可要注意龙体啊!”
清茶入喉,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淡香,萦绕唇齿之间,久久不散。
滚热的茶水顺喉而下,冲散了几日的疲惫,也冲淡了唐王心中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