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老将躬身抱拳,言语中笃定决然。
想通了之后,这些迟暮老将也了无牵挂,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视死如归的情感来。
李靖看着这些老将,挤出一个笑容,隐隐间眼中一酸,上前拍了拍柴绍的肩膀,视线一一从诸位老将脸上掠过。
“好!好!好!”
“我李靖能在最后关头,能与你们这些老将并肩作战,也不枉此生了!”
说罢,李靖仰天大笑道。
“来!生死与共!与那蛮夷痛痛快快大战一场!”
说话间,李靖伸出手掌。
片刻间,十来双打手叠在一起,沉声道。
“生死与共!”
不知为何,这一夜李靖睡的格外踏实。
城中的百姓,已在自己的军名下,连夜撤走不少。
翌日清晨。
李靖整理了自己的衣衫,瞥了眼留在长案上的家书,顿上一秒,毅然走了出去。
校场上,李靖伫立点将台,神色肃然。
原本熙熙攘攘的校场,此刻已相对稀疏了很多。
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李靖喝道。
“三军听令!”
“家有老父母者出列!”
一声令下,有人从士卒中缓缓站了出来。
“家中独子者,出列!”
一些士卒面带狐疑,缓缓从军营中站了出来。
“家有妻儿者!出列!”
又有人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李靖看着这些出列的年轻将士,脸上顿时严肃起来,朗声道。
“凡出列者守城!其他子弟上马,随我出城迎敌!”
听闻此处,那些出列的弟子瞬间明白了,齐刷刷半跪在地。
有人质问道。
“将军!我等参军之时,便在将军麾下,多少场战事均是荣辱与共,为何此时此刻不能生死与共?”
“对啊!我愿誓死追随将军!”
“愿与将军生死与共,誓死追随将军。”
李靖脸色骤然阴沉下来,喝道。
“无视军令者,就地处斩!”
说罢,赤红披风一展,调转马头,大喝一声。
“随我出城迎敌。”
东方蒙蒙发亮,泛起了鱼肚白。
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味道,浓浓的血腥味随着清风,阵阵飘散。
第一缕阳光照在一面红色的帅旗上,旗下李靖脸上已然没有昨日的焦虑和不安,转而是一抹笃定和一丝淡然。
身后,是旌旗林立,绵延不绝的三军方阵。
晨光下,那些甲片如同银色的海洋,熠熠生辉。
一里之外。
战马鼻中喷着白气,簇拥在三面旗子下。
那虎师旗帜下,颉利可汗伫立在战马上,看着对面的唐兵,心中荡漾着一片喜悦。
“看来这李靖终是坐不住了,今日,便是他的死期!”
“长安这天,要变一变了!”
呜~
呜呜~
一声声浪潮般的号角声,如潮浪一般传来。
那声音,自西北方向而来。
就在这一刻,颉利可汗愣了一下,缓缓扭头,循声望去。
就在那一片土丘之上,一人一马,伫立顶点。
阳光照在那闪亮的银甲上,光芒跳动。
一个。
两个。
三个。
一个个黑色人影出现在那银甲人影旁边。
缓缓的一杆大旗,自那人身后徐徐冒了出来。
那面大旗上,赫然写着一个巨大的唐字。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骑兵从那旗子后面涌现出来。
很快,密密麻麻的在那山丘上形成一道银线来。
风起!
唐字大旗迎风招展。
片刻间,两支对峙的兵马,同时看了过去。
突厥士卒愣在当场,就连大唐士卒也全呆立当场。
众人都很迷茫。
没人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从何而来。
一触即发的战场上,李靖望着那山丘上的人影,愣神片刻后,眸子中泛起一抹亮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