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我所料,颉利可汗会派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队伍,真实目的并不在金帐王庭,而是要伏击掉唐昊这支骑兵。”
“如此来看,我们所面对的不是十九万突厥骑兵,而是十七万突厥骑兵!”
“报!大帅,李校尉回来了!”
一声急促的呼喊声传来,接着一个校尉满脸欣喜的上了?望塔。
“女儿……女儿回来了?”
沉思中的李靖恍然被这两个字惊醒,急匆匆的下了?望台。
身后的老将们紧紧跟随在李靖身后,去迎接这位死守襄城的女英雄。
打眼一看,那李婉清浑身血迹,一身衣衫刀伤密布,由两个德阳侍卫搀扶着,脚步虚浮的向着李靖走来。
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刹那间老泪纵横,看见李婉清狼狈的模样,心中仿佛被剜掉一块肉一般,钻心的疼痛,哆嗦着呼出声来。
“我的儿啊!”
几步跑上前去,心疼的拉着李婉清胳膊,颤抖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此时此刻,没有过多的话语!
但一字一句中却透露着浓浓的父爱。
李婉清无力的笑笑,虚弱的说道。
“襄城,我还是没能守住,多亏了夫君及时赶到!”
“还望父亲能打好眼前的大战,用那突厥人的头颅,祭奠我大唐死去的千余将士!”
李靖看着蓬头垢面的李婉清,眼中噙着泪花,重重点头,道。
“父亲知道!你安心养伤便是!”
说罢,李靖缓缓抬头,看着李婉清身后那些士卒们。
一个个甲衣残破不堪,脸色苍白到了极点,但那双眸子中却是满满的期待。
李靖突然昂首站立,神色肃然起敬,朗声道。
“主将听令,为这些誓死捍卫襄城的将士们鞠躬!”
一声令下,在场所有的德阳守卒们,面露崇敬之色,缓缓躬身。
这一行人的出现,虽是狼狈不堪,却在无形影响这些德阳的主城守军们。
冥冥之中,仿佛给了他们莫大的鼓舞,以饱满的斗志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长安。
胡月楼。
就在唐昊浴血奋战,以命搏命之时,长安城的权贵世子们,正在这里开诗会,畅谈天地,饮酒作乐。
举办这场诗会的乃是房玄龄次子房遗爱。
至于参加这场诗会的,也不多,但却都是有名的长安城世子。
比如说,长孙府大世子长孙冲,才气名满长安的李晦。
又比如说,申国公高士廉的幼子高履行。
还有自己的好友,程府上的程处亮。
此时此刻,这每一个世子身旁,都坐着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这些青楼书寓们负责端茶倒水,侍奉这这些世子们。
众人围坐在屏风之中,盘膝而坐,身前的低矮案几上,摆放着各类酒水蔬果。
房遗爱端起清冽的酒酿,轻轻呷上一口,微眯着眼,很是享受,咂咂舌后,开口说道。
“诸位,此次邀请大家前来,赏诗乃是其次,重在品酒。”
“这酒乃是清萍坊的新酒,虽是有些辛辣,但酒香四溢,慢慢品来,比之以往喝的酒来,却是好上许多。”
程处亮看着刚斟的清澈见底的美酒,惊道。
“房兄!这酒酿可是近些天来,在长安街坊疯抢的佳酿?这可是好东西啊,这几日我可是挤破脑袋,花了五百文,才有幸买到一小坛。”
高履行也惬意的呷上一口,瞥了眼案几上的酒壶,缓缓道。
“确实如此,就这小小一壶,便要两百文,寻常人家,哪里喝的上这般天价美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