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廉缓步上前,目光瞟向北方,喃喃道。
“会的。”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道。
“哪怕不能和上次一样出奇迹,搅乱整个草原,打乱颉利可汗的计划,能吸引一些兵力,也算不错。”
“只要颉利可汗能分一些兵力出来,那么远在德阳的卫国公,也能减少一份压力,增上几分胜算。”
听罢,站在城头的国公们,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关于再创奇迹的话,众人心中不敢去想,同一个计策,连续实施两次,这本就是
当然对于这一切,唐昊并不知道,回头看了一眼那繁华的都城,唐昊心中一阵感慨。
此去北地,山高路远,却是不知再回到这座城市,已是何时了。、
之时片刻,唐昊一勒乌骓,调转马头,向着北方狂奔而去。
身后,十八骑黑衣黑甲,面带黑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在这夜色下更显神秘,如影子一般,紧紧跟随着唐昊。
关于这次北上,唐昊念及部队的隐蔽性,改变了行军路线,不再走东渡黄河直入大同这条老路,而是直接从长安北上。
在榆林进行补给后,直接从榆林东北方向,直插大同府。
这个行程,虽是保证了这只队伍的隐秘性,但在榆林通向大同的这段路程中,道路难行。
若是遇上大雨的话,只怕是要耽搁行程。
然而,此时的德阳,颉利可汗已在城池外集结完毕。战事随时都可能爆发,时间紧迫。
如今,唐昊只能祈祷着,在接下来的日中一路骄阳高照,不要遇到阴雨天。
长安到榆林,一千多里路。
若是搁在交通工具发达的前世,这点路程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
然而,在这个时代中,就算是骑乘快马,也需要几天的时日。
此时德阳的中军大帐内。
李靖看着从长安传来的飞鸽传书,眉头紧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单单一张纸条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倒不是其他,而是这纸条上分明写着,唐昊会率两万骑兵直扑突厥后方。
竟乎采取和上次一样的方式,这不仅让李靖宇有些坐不住了。
且不说那颉利卡汗吃一堑长一智,有所防范。就这两万骑兵行动起来,动静可一点儿也不小。
如此大的动作别说奇袭阴山了,就是过那突厥与唐人的边界白道城,说不定就会被突厥士卒发现了。
但飞鸽传书上却说得很清楚,唐昊之行可是带着陛下的王命金牌,别说唐昊麾下的下属,就算是唐昊的上官也要忌惮三分。
“大帅,信上如何说?”
手臂上缠着纱布条的程处默,见李靖脸色阴晴不定,询问了一句。
闻言,李靖将手中纸条递给了程处默,道。
“你自己看吧。”
程处默看了遍字条,整个人都愣住了。
坐在旁边的李婉清,此时,一身戎装,看上去格外英姿飒爽。
一双美目看见父亲的反常,又看了看呆立当场的程处默,不由得,对字条上的信息,万般好奇。
程处默猛地站了起来,眉头紧皱,气呼呼的说道。
“这不是胡闹吗,上次已派遣过唐兄担任突袭主帅了,这次竟然用同样的方式,这是何道理?”
听罢,坐在那里的李婉清心头一震,猛地扭过头来。
程处默口中的唐兄,那必然是唐昊了。
此时竟有同样的方式去骚扰突厥士卒,又如早先的那次一般,准备千里奔赴阴山驻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