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就是这么巧,这个李府的赘婿,寒门出身的唐昊却做到了!
尉迟敬德听完这些战报,咽了口口水,扯着嗓子说道。
“这……这也太玄乎了吧?”
房玄龄手扶下巴,满是感慨的说道。
“这战功确实有些夸张,以三千三百轻骑,半日拿下两千突厥士卒把守,固若金汤的襄城,再一路北上,连夜奔袭,连番歼灭两只两倍兵力的突厥精锐。”
“最终在两万突厥士卒围追堵截下,竟然杀到阴山脚下,掳走突厥皇子。”
“这等战功,比之冠军候霍去病的那一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其他各位大臣听到房玄龄的阐述,都暗暗点头附和。
他们哪里会知道,唐昊能完美夜袭,完全是因为他在休息之余,甚至是在马背上,就一遍遍的将霍去病传输脑海的信息过了一遍又一遍。
而对于这骑兵奔袭,霍去病那可是行家,古往今来,算得上是奇袭第一人了。
房玄龄瞥见若有所思的李靖,笑道。
“老李啊,你可别多心,我并没有针对贵婿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听见旧友的调笑,李靖淡淡一笑。
然而,在历经内心深处,早已翻起滔天巨浪。
他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出生乡野的孩子,在战场上,竟然率兵打出这般堪称奇迹的战役来。
就算是拥有大唐军神殊荣的他,想起这一桩桩战事,也不敢断言自己会比这个年轻小子做的好。
唐王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看向长孙无忌道。
“现在突厥大军回撤草原,情报上可曾提到,唐昊如今的具体位置?”
“如果不出所料唐昊会绕道而行,避开颉利可汗的十数万大军,最终到达大同府。”
唐王欣慰之余,也夹杂着一丝不悦。
倒不是因为唐昊取得这般彪炳古今的战功,而是因为,自己和李孝恭布下了一个偌大的局,出动十万大唐兵卒,本想着全歼突厥主力,彻底评定北境,而如今却只有当初这个被认为是障眼迷云的小队伍取得了成就。
那河间郡王李孝恭,坐拥十五万大唐军士,从始至终,未动一兵一卒,就让突厥主力从眼皮地下偷偷溜走了!
唐王沉思片刻,吩咐道。
“让大同那边,派出骑兵,前去接应,一旦找到,务必安全带回。”
见陛下亲自下令接应唐昊,众臣心中艳羡不已。
毕竟只要唐昊能活着回来,赏银官位那定是不在话下,而如此泼天功劳,所给的赏赐怕是很多人拼上一辈子,都赚不到的。
边陲重镇,大同府。
这一日。
大同城外,一队骑兵滚滚而来。
驻守城头的大唐士卒,远远地便看见了这支骑兵队伍。
警鼓大作,彻响城头。
片刻间,城头将军便登上城头,驻足远望。
只见城下,两千名身着血色甲胄的骑兵,屹立马上。同寻常骑兵不同,这支队伍,每位骑兵配备至少两匹战马。
在大唐,尤其是刚战事刚息的时日,战马弥足珍惜,哪怕是最精锐的大唐玄甲军,也不过顶多一人两骑,而此时城下的这支队伍,却每人竟有三匹战马,这种配置,可以说是相当奢华了。
细看之下,这些士卒并不是身着奇异的乌红甲胄,而是那甲胄之上,血迹干涸所致。甲胄多处遍布令人触目惊心的刀痕箭痕。
仅仅从这些龟裂痕迹来看,这支骑兵队伍,显然经历过惨烈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