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一世功勋的老将,早已不复青年时那股热血方刚,那般杀伐果断,这是一个不好征兆。
战事变幻多端,机会稍纵即逝!
副将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大将军,眼下大战在即,不到万不得已,颉利可汗决然不会调集三万兵马前去。”
“现如今,这三万兵马没有出现在襄城,没有出现在主战场,我猜测可能是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变故,亦或许是颉利可汗内部部落间出现问题。”
“不论如何,兵力缩减,这对我们前线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副将说的这些,李孝恭也曾想过。
颉利可汗此般动用可汗之名,将草原上原本分散的各个部落联合,共同对付大唐。
若是这内部出现了矛盾,有部落在临时退出也有可能。
又或许说远在阴山的金帐王庭中发生一些政变,调兵回去也是极有可能。
只不过这草原上发生变故,是唐昊的影响将三万兵力牵扯住,李孝恭万万不信。
毕竟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在草原也决然不会掀起多大的浪潮来,更何况去剿灭三千轻骑,也万万不可能需要这三万兵力。
相对于是唐昊的牵制三万兵马,李孝恭更相信是突厥内部的问题。
如果这三万突厥兵调回草原还好,若是这三万人,只不过是颉利可汗迷惑自己开战的筹码的话,那主动展开攻势,难免自己要吃大亏。
毕竟自己在守城一方,占据城池坚固的优势,而主动出击要冒着一战必胜的风险。
李孝恭负手而立,看了眼远处绵延千里的突厥大营,沉吟片刻说道。
“再等一日,若是这突厥大军,还未任何动作,我们便主动出击!”
看着如履薄冰的李孝恭,副将知道再劝说也无济于事,默默叹息一声。
就这样,在这边境之上,两支十多万兵力的大军,由于双方主帅的犹豫不决,彼此尴尬的对峙着,谁都不敢贸然出手。
北境战事搁浅,而在遥远的长安城内却早已吵的不可开交。
太极殿上,程知节,李靖一伙老臣就北境战事的攻与守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李靖程知节等人躬身目送离开唐王铁青着脸离开,各自方才退下。
太极殿外。
尉迟敬德乍一出殿,看着就要离开的李靖,就扯着嗓子喊道。
“老李,且慢!”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李靖缓缓转身,看见尉迟敬德一脸神秘的走来。
这声如洪钟的尉迟敬德不顾下朝众人说道。
“老李,我有战事急报相商,你那……”
话说一半李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沉声道。
“敬德,这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去水乡楼再作商议。”
闻言,尉迟敬德恍然明白过来,低声说道。
“是!是。我这一激动就把这事给忘了。”
说着,便拉着李靖向着外边走去。
一旁的程知节看到这一幕,急切的跟了上去,道:“李将军,喝酒这事可不能忘了咱啊,这酒我请,两位将军可否赏脸?”
李靖瞬间便明白过来。
现如今唐昊和程知节都在草原腹地,一个是李家女婿,一个是程家长子,无论是何急报都牵动着两人的心扉。
李靖拱手道:“既如此,那有劳程将军破费了。”
见李靖答应,程知节报以感激的笑容。
水乡楼。
长安城内,最大的酒楼。
二楼的雅间阁楼内,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三人依窗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