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慧音。”
“睡你的。”慧音轻轻弹了弹白明秋的额头。
呼吸声逐渐均匀,白明秋渐入梦乡。他真的累了。
慧音凝视着白明秋,把他为了葬礼特意穿上的羽织披在他身上,迎着和煦的风,很久也不曾动一下。
白明秋罕见地做梦了,他梦到江之岛酒馆开业,自己进门应聘,一个星眸的少女灿烂地笑着。他又梦到自己回到家,打开房门,安静的少女拼着积木,见到自己才微微展颜,然后自己做了一顿美味佳肴,两人吃得不亦乐乎。
但没过多久,这一切就都陷入黑暗,白明秋什么都看不见了。
他猛然睁开双眼,入眼风和日丽,看看天色,竟已经傍晚了。
“醒了?”慧问声道。
白明秋愣了愣,反应过来,嗯了一声,怅然若失。
慧音不说话。
良久,他缓缓弓身,从慧音腿上坐起,撩了撩睡乱了的头发,眺望着落日,神情逐渐放松。
冷不丁,坐在边上的慧音笑着柔声一句:“跟个孩子似的。”
白明秋一怔,嘴角浮现一抹淡笑。
“是呢。”
从青石上坐起,白明秋微微伸了个懒腰,披起了慧音盖在自己身上的羽织,他再看了一眼两个衣冠冢,便温声道:“该走了。”
和风吹起羽织的衣角,在空中飘舞。
恍惚间慧音看到了征战突厥前的那个上午,白舞阳披上血红的战袍,从干坐了半晌的湖边站起时那个坚定的背影。
她翩然起身,化作一只玲珑的白色小兽,紧走几步,然后沿着白明秋的身侧,轻巧地爬上了他的右肩,一如当年。
———————————————————
第四十一章 雾湖
春风和暖,日光温柔,四月的第一日,白明秋独自踏上了旅途。
三月末,白明秋安排了风月的后事,收拾心情,就开始着手准备出行的事宜。
出了那样的事情,慧音马上就改了主意要陪白明秋一起出门,白明秋劝了很久她才作罢,毕竟人间之里这里还有妹红要照顾,还得给孩子们上课,这些事情是慧音免不了要做的,慧音终究是留了下来。
不过想到有可能要一个多月都见不到白明秋,慧音就很有些不舍,临行前的一晚,慧音专门把白明秋叫来寺子屋,又喊了阿求,三个人吃了顿饯行饭,之后千叮咛万嘱咐白明秋在幻想乡要注意的各种事项,最后还变成小白泽在白明秋怀里睡了一晚,颇有些女儿依赖爸爸的感觉。今天清晨,依依不舍的慧音又将他送到村口,目送他很久才离去。
白明秋不自觉地勾起暖人笑意。
拎着小小的旅行箱,白明秋在小径上踱步。
想起一年前自己刚来到幻想乡,也是这个样子,带着旅行箱,稀里糊涂地就走进了山中的博丽神社,只不过那时的自己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现在却多了不少份感情,这样一年下来,有欢笑有苦涩,有温暖有伤悲,细细一想,一年功夫,却是已经经历了太多。
取出别在腰间的酒葫芦,轻轻扣了扣,葫芦里的酒所剩无几,估计是昨晚太尽兴,今天早晨忘记灌了。他皱了皱眉,随手打开壶嘴,一饮而尽。
环视四周,边上有条清澈的小溪,白明秋便走到溪边蹲下来,往葫芦里灌了慢慢的清水,尝了一口,冰冰凉凉,还有种青草的味道,不错。
他站起身,翘首远望了一下河的流向,一眼根本看不到尽头。
“这才有意思嘛。”
白明秋笑着,沿着河的流向走了下去。
白明秋的第一站是可以被称之为幻想乡最大湖泊的雾之湖,据说幻想乡大部分河流都会汇入此地,随便在幻想乡某处找一条河,顺着流向走过去,十有八九能找到雾之湖。
白明秋对雾之湖闻名已久,很早的时候,慧音就跟他提到过这么一个大湖,当时慧音言说这个湖很有些奇妙,湖周围生活着不少妖精,具体怎么却没细谈。阿求的求闻史记里也提到说“妖怪之山脚下,平日里不会有人靠近的地方有一个大型的湖泊,每当白昼来临,这个湖泊就会被浓重深厚的武器雾气团团笼罩,视野也会随之变得狭窄恶劣,这个湖泊被称作雾之湖。为何雾之湖在白天会生成大量的雾气,至今都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又想起早先看《远野堪舆》时,书中的“水”目提到的几个聚水之地,其中有一个叫“灵巢”的地方,位于“山”下,水汽充沛而灵韵十足,故而作者玦给它取了个名字,断定此处数百年后必生天地精灵。现在想来,这个灵巢很有可能就是雾之湖。
还有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白明秋想吃鱼了。白明秋来到幻想乡这一年因为种种原因就没吃过鱼,现在春光正好,雾之湖想必早已解冻,这么大的湖,里面肯定很有些鱼,捉几条烤来吃,再配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