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为“花园”的安定与繁荣,洛亚做出了不少努力。
他看着四周的人们向他问好,向他行礼,神色间的尊敬与爱戴是藏不住的。
是啊……
宇宙里只有永恒的寂静与虚无。
但在我们生存着的这段时间,在我们所看所闻的这段时间,有我们的记忆,有我们的所爱,那这一截片段,就不是虚无的。
所以虚无,因此而不再永恒。
忽然间,洛亚有所感应,转过身来,望见一名穿着打扮非常朴素的老者。
“奇尼亚前辈?”
洛亚微微诧异:“您怎么从‘故乡’来了。”
奇尼亚的身体,也是洛亚为之重新塑造的。
“洛亚,你之前关于以‘花园’为实验,施行新制度的提案,到了该开始的阶段了吧。”奇尼亚笑呵呵地道,“大家也都看出了你在‘花园’所做的一切,全都赞同计划开启。”
“好,我这就去‘故乡’一趟。”
洛亚立刻点头。
接着,他又在去故乡之前,用神念扩散,感应到了家人的位置,给出他要离开几天的消息。
彼岸花、璃希、爱莉娅、朵姬、父亲、母亲……以及一堆孩子。
他的脸上不由自主出现了笑容,既然随时可以相见,思念便不再令人感怀。
“走吧,前辈。”
……
人类是如飞蛾一般渺小的生物,不停的追逐光明。
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脚步。
我们会永远为爱与希望,为梦与幸福,为一切美好而前行。
洛亚觉得他仍在路上,他将一生一世,为“救世”而奋战。
完本感言
在救世主的楔子于2018年的3.1日刚刚发布时,我对整本书的构想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我完成只有整体世界观的构架与前十万字的剧情细纲,后面的很多我都还处于没有去探索的状态,当时的编辑也抱怨我没有和他谈过就直接发新书,实际上当时我也是个刚完本一本百万字级别新书的新人(当然现在应该不是了),所以没有开新书要找编辑谈谈获得反馈指导意见的经验,在我一贯的认知里写书是作者自己的事,别人没有帮你的义务。
但是尽管如此,救世主刚开书的时候的创作过程也非常顺利,因为我一开始就想好了我要写什么,我想写的有很多,比如一个个与主舞台截然不同的世界,魔法、科技、修仙、古武、与各种奇妙点子的结合,我让一个巫师世界的主人公用枪、用战术装甲、用飞剑、时不时开个几十米高的机甲……所以我塑造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观。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我的想法可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写的很爽,坏处就是在收尾过程,也就是完本的前面一个阶段,我的创作非常困难。
即使关于结局我有过设想,但如何令整本书的剧情完美自然又合理地过渡到结局,是一个最难的关隘。
我越想越乱,越写越怕,忐忑令我迷惘,为了逃避我又变得懒惰,所以救世主越是临近结尾,我的拖更断更就越厉害。
我知道我辜负了大家,也正是因为知道,这种对你们读者大家的愧疚,对身为作者的自己的愧疚,越发令我对结局感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我必须写好它。
事实上,在进入到后期之前,我对后期一直有一种幻想和期待,我想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全貌,知道所有的谜团,当那种伏笔揭开,获知残酷的真相,然后主人公面对最绝望的处境依然一往无前的剧情,给人的感觉应该不要太好。
可是也正是因为在前面我对此投注了太多的心血,一点一点的铺垫,埋设各种伏笔,所以越到最后,我就越害怕我会不会搞砸。
哪怕是处理得不够好,我也会认为辜负了前面的创作,也对不起大家一直以来的追阅。
这不是为我拖更而找的理由,只是给大家一个交代。
是啊,时至今日,救世主已经完结,很多事不用说,也没有必要说,但不代表它不存在过,事实就是我在救世主结尾的创作时大大拉长了时间,以非常少的更新频率给大家带来了漫长的、甚至烦躁的追更体验。
非常对不起。
然后。
非常感谢。
我用尽全力完结了它,以我本人相对满意的水准给了一个不留遗憾的结局。
关于结局,我早早的就有了很多构想,但到临近结尾,我的所有构想最后只留下了一个,那就是“不留遗憾”。
彼岸花活了下来,璃希修成正果,罗德赛·卡里姆没有死在洛亚的剑下,爱莉娅没有就此消逝,也没有在孤独里继续饱受煎熬。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救世主洛亚,他这次真的一个也没失去。
我觉得这样就好。
我追逐的就是“不留遗憾”,就是在真正的结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