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我靠直播给未来星际科普华夏文明 > 第53章 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在以前,凤翔名为雍州,雍州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取消人殉制度的诸侯国。”

“它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出土的文物中,最早的一批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泥塑制作一度一蹶不振,加上中间战火不断,更是雪上加霜。”

“后来,华夏正式成立,人们在安居乐业之后,泥塑才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听到宋清荷的话,蒋瑶瑶眼中神采连连。

“清荷,你可真厉害,我觉得除了时哥,你对这些民俗风情和传承艺术也是如数家珍啊。”

“这真的让我自愧不如。”

宋清荷失笑,“瑶姐,我这是班门弄斧,主要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所以很多东西就了解得多一些。”

“我可不像时哥,那可是实打实的百科全书,任何东西在他那里都能得到解答,和他相比,我可真的差得远呢。”

“嘿嘿,清荷,你就别谦虚了,你这为了华夏文明推广的时候可没少做功课啊,确实术业有专攻,有些地方我就不如你。”阮时也跟着凑趣。

“哎呦,两位,你们都别谦虚了,这样显得我和瑶姐读书少,没文化一样。”宫然笑嘻嘻说了一句。

“哎哎哎,你读书少,我可没有,我是不会承认的。”蒋瑶瑶赶紧摆手。

宋清荷笑着把话题重新拉回去,“其实咱们看到的这个凤翔泥塑,一共有三大类型。”

“一种是动物造型,多半是以十二生肖为主。”

“第二个,就是挂片,像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等。”

“第三个,是根据民间传说和一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塑造。”

“大小也各不一,大的有半人高,小的只有方寸间。”

蒋瑶瑶捧起一个小小的老虎,鲜艳的色彩和憨憨的形态,显得尤为可爱。

“那我还是喜欢小一点的,觉得这样很可爱。”

蒋瑶瑶明显对这种小小的泥塑没有抵抗力,更加爱不释手一点。

“对,这个还是看个人的喜好,瑶姐要是喜欢,可以带几个回去。”宋清荷笑着,“这种土主要采用的是观音土,是上好的原料,而且一般情况下,你放在那里,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那我要带几个回去,摆在那里我觉得就很好看。”蒋瑶瑶立刻兴致勃勃。

其实凤翔泥塑发展到现在,被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都失去了传统原有的韵味。

不过他们来的这个地方,一直秉承着手艺,更加具有Q省的艺术面貌,所以这才是宋清荷推荐的原因。

出了泥塑馆,几人就溜达到木版年画这边。

凤翔木版年画也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是华夏传统民间年画中的一大流派。

“这个就让时哥来介绍吧。”宋清荷笑着让贤。

有的时候也不能过表现自己,有个适当的介绍就可以了。

反正在宋清荷这里,星际直播都是全息投影,谁来解说都是一样的。

“成,”阮时也不推脱,“凤翔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宋时期,但是鼎盛却在明清。”

“而且在民国时期,木版年画是最兴旺的,只是到了近代的六十年代,几乎濒于灭绝。”

“一直到八十年代,木板年画才慢慢有了起色,只是大家都知道,后来的工厂流水线出来的胶印年画以价格低廉占据了所有市场,木版年画也就渐渐地消失,传承几乎不见。”

宫然这个时候插了一句,“其实要我说,那些一模一样的年画有什么意思啊,还是这种刻画出来的年画才更有收藏价值。”

“宫然说得不错,凤翔木版年画最早继承的是木刻技法,全部都是手工印刷,你们看它的颜色。”阮时说着拿起一张年画,“你们看它的颜色和造型,是不是觉得很简单粗狂?”

几人齐齐点头,“而且我觉得这么看,很逼真,很生动,并没有那些工艺贴画那么死板和千篇一律。”

“没错,这就是木板年画的特点,它的造型一般很夸张,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的视觉冲击会比较强。”

“但是这个画,你放的时间越长,颜色就越好看,而不像工艺品的年画,放的时间久了,颜色就褪色,非常不好看。”

“凤翔木版年画寄托着人们向往太平安宁的美好象征,只是很可惜,凤翔木版年画的手艺人几乎都已经断层。”

几人都露出惋惜的神色,这是一个可悲的事情。

很多文化传承,因为时代的变迁和潮流的滚动,木版年画最终也只是成为珍贵的收藏品,而继承这个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这是个悲哀的事实,不仅仅是木版年画,还有其他很多手艺,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渐渐没落、消失,就如同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最终会被新的代替。

【啊~~听到他们这么说,就觉得好可惜。】

【怪不得我们这里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很少,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祖先的迁移,更多的是被历史所淘汰。】

【确实,不适应社会的最终都会被淘汰,就像我们淘汰的那些机甲一样,一代比一代厉害,以前的自然就消失了。】

【优胜略汰嘛,这个很能理解,不过有的东西确实消失了,觉得很遗憾。】

【我觉得主播这个直播挺好的,咱们这边的历史学家和研发人员总算干了件正事。】

【也不能这么说,咱们的历史学家都是根据留下来的一些碎片来推断以前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挺努力了。】

【其实他们这些年画,平时是在哪里用的?是新年么?】

宋清荷看到这句弹幕,顺口就解释,“年画,主要是辞旧迎新的时候,很多人贴在门上的。”

“最一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灶神、门神,那个时候年画的销售自然不会低。”

后来嘛,不允许封建迷信,这些东西自然遭到很严重的打击。

“没错。”阮时点头,“还好凤翔木版年画已经成为华夏的非遗项目,也成立了保护小组,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