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
李桂花看着三个人手里都提着东西,忙说道:“都说了家里什么都不缺别买东西,怎么就不听呢!”
谭越举起自己手里的袋子,笑着说道:“这里的是油盐酱醋跟白糖等调味品,是小韶特意叮嘱我买的,说明日做菜要用。另外的都是赵康送的。”
另外两个袋子,一个装着猪蹄跟猪下水,另外装的是苹果。谭越知道田韶喜欢吃水果,所以就收了。
谭敏隽好奇地问道:“姥姥,我三叔说三婶做的肉包子跟水煮鱼片都好吃,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李桂花看到带回来的东西,眉开眼笑道:“不止呢,她做的葱爆大肠也特别好吃,我们全家都爱吃。等吃晚饭的时候,你们尝了就知道了。”
一听这话,兄弟俩还挺期待的。
田韶整理书籍跟画稿,看到他进来后笑着说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会留在赵康那儿吃饭呢?”
说起这事,谭越摇摇头道:“我过去的时候,他们两人正在吵架了,李同志眼睛都是红肿的。我在他们家坐了一小会,然后叫赵康陪着我去供销社买东西了。”
因为自由市场的兴起,现在供销社已经不吃香了。不过有票的话,去供销社买东西还是要便宜些。
“为调职的事吵架吗?”
谭越点头,说道:“赵康这次态度很坚决,一定要李同志调去区里。但李同志不愿意,两人为此吵得很凶。”
田韶皱起了眉头,不过却没指责赵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赵康肯定是觉得机会难得想早些将事情定下来了,迟则生变,就这个想法而论是没错。错就错在,他搞不定自个亲娘。
谭越接下来的话印证了田韶的猜测:“对方说元宵之前若是不给一个准确的答复,他们就找其他人了。赵康很着急,所以语气重了一些。”
“你跟他说什么了?”
谭越摇头道:“我说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李爱华调去区里对家庭跟孩子都好,但他用错了方法。应该先解决了李同志的顾虑,再谈调职的事。”
田韶觉得这话说了等于没说。若是赵康能压制得住赵母,也不会让李爱华如此排斥去区里了。
谭越说道:“我跟他建议,让他跟赵伯母好好谈一谈这事。若是赵伯母态度不变还是要他跟李干事离婚,那就直接翻脸。”
田韶很是意外,看着他笑着道:“你可真敢说,不怕赵康跟你绝交啊!”
谭越觉得自己没错,他说道:“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赵康跟李同志感情那么好,就因为没生儿子逼他们离婚太离谱了。现在一头是老婆孩子,一头是胡搅蛮缠的亲妈,那肯定是选老婆孩子了。”
田韶莞尔,说道:“要赵康真这么做,肯定会被骂有了媳妇忘了娘。”
谭越却不这么想:“赵康要是不按照我说的做,他这辈子别想有安宁日子过,长此以往李同志都要跟他离心。”
田韶觉得他现在看问题挺透彻的。
?第九百六十四章 不做包袱
大年三十中午这一顿,田韶掌勺。因为家里人多她弄了十个菜一个汤,分别是蒸全鸡、红扒鱼翅、葱爆海参、糖醋排骨、肉末粉丝煲、酸辣狮子头、水煮鱼片、手撕包菜、凉拌海蜇以及卤猪耳朵。
谭敏隽看着一桌子的菜,惊叹不已:“姥姥,三婶这也太厉害了,她是不是特意去学过做菜啊?”
李桂花笑眯眯地说道:“你三婶七岁就开始做饭,不过以前厨艺没现在好,而且也就会炒一些家常菜。好像是看了什么做菜的书,所以花样越来越多。”
这些菜,她也就教过蒸全鸡这道菜。其实这道菜也不用教,将鸡杀了弄干净然直接放锅里蒸就行。至于其他菜,李桂花有些甚至都没见过,不可能教她的。
谭敏隽赞叹道:“三婶可真厉害。”
李桂花却是有些后悔地说道:“你三婶自小就爱学习,以前我觉得读书没用不能多干活还骂了她好几次。但她脾气倔,骂她也坚持学。”
偶尔回想以前的事,李桂花心里是内疚的,当时应该对孩子好些的,至少孩子读书识字应该支持。也亏得大哥有远见责骂她,让她后来没再拦着,孩子这才拿到初中文凭,不然哪能考上大学有今天的好日子。
谭敏隽啊了一声问道:“为何三婶读书你要骂?”
想当初他不喜欢学习逃课出去玩,他爸知道后用皮带抽他。再对比下三婶,实在是汗颜。
李桂花倒也没避讳,说道:“以前没见识,听到大家都说姑娘读书没用还借此嘲讽我,就不想让她学了。也亏得孩子没听我的,不然这辈子就被我毁了。”
事实证明,她家大丫是读书的好苗子,现在还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很少开口说话的谭敏行在旁听了都有些感叹。莫怪时常有人说乡下许多人愚昧无知,书都不让孩子读又如何如何变聪明,如何能让日子过好。
等汤端上来众人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