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一年下来也能存不少,一旦要用大钱也不用朝叔叔阿姨伸手。”
她也不羡慕李爱华,因为上辈子爷爷奶奶退休金高她从没缺过钱。唯一不同的是李父李母还年轻李爱华没危机感,不像她,爷爷奶奶年岁大了经常生病让她有危机意识。从高中开始,她就不敢乱花钱。
李爱华觉得这主意不错,点头道:“行,等发了工资我就去储蓄所办个折子。”
周三上午发工资。田韶现在是实习期,工资是二十块钱。他们上班没满一个月,所以工资只十八块。只是没想到何科长还给他们造了两块钱的补助。
按照何科长的说法,他们虽是实习期但却干着正式工的工作,给二十块钱都算少了。
工资以补助的形式补了,票券就没这么麻烦都是按正式工的待遇发的。
下午,工厂发中秋的福利。这次中秋的东西很丰富,分别是半斤花生油、两条鱼、一盒月饼、两条毛巾、两块肥皂以及一双雨鞋,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这些东西最让田韶喜欢的就是花生油了,虽然不多,但也能吃好些天了。
田韶知道下午发福利,中午就将放在宿舍的背篓拿了过来。在宿舍黄欣看到她背篓时狠狠嘲笑了她一番,但背着可比用手提轻松多了。面子跟里子二选一,田韶都会选里子,所以并不在意黄欣的嘲笑。
赵晓柔看到她拿着背篓进来,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
孟杨也看不下,说道:“田玲玲,你现在可是工人了,这么还总用背篓?”
田韶不在意地说道:“从县城到家得走一个小时,用手提走到家我手都要断;可用背篓就轻松多了。我宁愿让人笑两句也不想遭罪。”
赵晓柔真觉得她是个很有意思的人,许多人摆脱农门以后就很介意别人说他们是泥腿子,可田韶却从不忌讳这个,别人借此嘲笑她也不在意。这份洒脱与豁达没几人做到。
“田玲玲……”
赵晓柔指了分给她的那一堆东西,笑着说道:“我也用不上这些,都给你吧!”
田韶可舍不得拒绝,看着这些东西心里衡量了下说道:“三块钱你看可以吗?”
赵晓柔不屑道:“你不要就算了,我送给别人了。”
田韶忙说道:“要、要、要。”
其他还好说油是真的很难买,去黑市买那价格贵得离谱。多了这半斤油她就可以做不少好吃的了。
孟杨很是羡慕,只是他知道再羡慕也没用,赵晓柔送给谁都不可能送给他。
没一会李爱华拿着月饼跟雨鞋过来,笑着说道:“玲玲,我家每年的月饼都吃不完,雨鞋家里人也都有用不上,这两样就给你了。”
只这两样东西田韶没有拒绝,坦然地接了。得了李爱华这么多好东西,她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还回去就是。
等下班的时候,田韶背起这些东西差点摔倒,太重了。田韶想着明天中秋田建乐应该会回去,脚步不由地加快了。
“大姐、大姐……”
一走到厂门口,田韶就听到一道很有穿透力的声音。抬头一看,果真是二丫。
二丫走过来将田韶的背篓接过去,一拿到手咦了声问道:“大姐,这背篓里放了啥东西啊,怎么这么重?”
除开上次的碎布,平日也就大几斤的东西。
田韶笑着说道:“工厂发的中秋福利,同事说用不上就送给我了。”
二丫两眼放光,问道:“大姐,工厂过节还发福利啊?”
田韶嗯了一声提醒道:“过马路别说话,小心被撞到。”
现在很难看到汽车但有自行车,现在是下班高峰期要没注意也有可能被撞到。
等穿过马路,二丫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姐,都发什么东西啊?”
知道发的东西后,二丫又是惊叹又是羡慕:“竟然还发油跟月饼,莫怪大家都想进工厂了,这待遇也太好了。”
田韶笑了下,这个时代的工人确实过得很好。不仅有工资福利,孩子可以放厂里托儿所跟小学(仅限于有厂办小学的大厂),生病厂里也会报销。
走了一段路,二丫说道:“大姐,娘说让你买盐跟酱油以及火柴,家里都没有了。”
田韶嘴角抽了抽,拿不到她的钱就想方设法让她买东西,也是够可以了。虽然心里吐槽但还是带着二丫去买了这些日常用品,另外又买了纸笔等物。
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花了近三块钱,田韶觉得工资不够用尽快开源,就这点工资不够用。
?第一百二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买好了东西,田韶又带着二丫去了制衣厂找陈快。本来想送两条鱼跟一盒月饼给她们,被陈会计给拒了。
陈会计哭笑不得,说道:“你这孩子,你双玉姐有工作我也能赚钱,我家还缺了你这点东西。”
她是正式退下来的,每个月能从厂里领一笔补贴,现在又教了个学生。因为田韶名气太大,这次收的学生父母很大气给的报酬挺丰厚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