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峰打开密件,只见上面写道;
“特命令你部急速赶往赵家庄阻击敌军,掩护军区机关转移,必须坚守赵家庄四小时以上。
四小时后再向北部五岳山转移,切记切记,必须坚守四小时以上,落款是军区首长大名。”
叶峰看完后马上命令道;“去把指导员找来。”
李明当即疾步而去。
又对军区通讯兵问道;“这次遇到的是敌人什么部队,大约有多少敌人?”
通讯兵答道;“初步判断是日军,大约有一个中队和部分的伪军。
据情报显示,这次日军对我根据地的进攻总兵力有一个大队和两个团的伪军,军区首长已经分别派出部队去阻击,你部负责的赵庄是交通重地,必须严防死守,才能保证军区各个机关的安全转移。”
“一个中队的鬼子!”
叶峰不由眉头紧锁。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普遍较为简陋,尤其是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四军。
蒋介石对新四军从根本上就没有当作自己的亲信部队,他担心新四军的壮大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于是处处刁难新四军,百般克扣新四军军费。
别说武器装备,就连战士们过冬的棉衣棉服都配不齐,所以根据地新四军部队的装备极其匮乏。
以叶峰的经验,如果是打伏击,必须是三倍以敌以上的兵力。
如果是打阵地战,阻击战,必须是两倍或以上的敌军兵力,就是这样还往往是打的极其吃力,主要是新四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和日军相差太大。
那叶峰为什么眉头紧锁呢?因为他要阻击的是日军的一个中队。
日军一个步兵中队包括一个中队部,3个小队,约180人。
日军的一个小队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四个班52人。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每班都有一挺轻机枪。
装备有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110支以上的步枪。
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日军的一个中队都远远强于特务连,还要坚守四个小时以上,这仗不好打啊!
就在叶峰还在思虑的时候,指导员周军推门进来。
看完电报后周军也是有些忧色的道;“叶连长,你怎么看?”
叶峰道;“我们特务连擅长野战,突击,阵地防御战是我们的弱项,而且以我们的武器装备和一个中队的鬼子硬钢,没有多少成算。
特务连的战士都是部队的精英,我还准备选出一些人到总部教导大队去培训学习。
将来他们学成归来,到地方上都是游击队长和地方武装的领军骨干,这样的人才和小鬼子硬拼损失了划不来啊。”
周军点头说道;
“我知道你虽然刚来特务连不久,也为这次队伍操碎了心。
比如将各式五花八门的步枪武器统一起来,集中使用通用的7.62毫米子弹的枪支,同时还选拔有射击天赋和射击基础的战士进行专门辅导培训,成立精准射手小组。
并对整支队伍进行从武器装备,地形地图,及基础军事技能等的强化培训,这段时间战士们练得热火朝天,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和军事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尤其是上月,你带领特务连实战检验作战能力,利用烟雾和手榴弹的配合,端掉了一座鬼子的炮楼,还缴获了日军的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这是全军区缴获的第一架日军重机枪,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枪班,特务连从此名声大振。
在军区所有的22个连队中首屈一指,深得军区首长的信任和重用。
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队伍从来就不怕流血牺牲,而且特务连作为我们的特别队伍,更是有着排头兵和尖刀的作用。
所谓特务连,就是执行特种任务的连,我军自红军时代开始,就一直设有特务连的编制,负责机关的警卫和执行重要作战任务。
中央红军无论是在苏区的反“围剿”,还是万里长征途中,特务连都是冲在最前面,完成最危险和最紧急的任务。
而且特务连的战士都是骨干,将来要承担我们新四军发展壮大整编扩编的光荣任务。
现在队伍好不容易整编集训形成来了一定的战斗力,你是不舍得让战士们白白牺牲。
但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上级既然这次拍我们特务连去执行这次任务,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服从上级指示就是。”
叶峰听后起身道;“老周,我不是怕牺牲,更不是怕死畏战,而是想如何更好的完成这次狙击任务的同时,还尽量减少伤亡,保留更多的革命火种。
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就出发,提前赶到赵家庄,勘察地形修建防御工事,做好打苦战打硬仗的准备。“
“这个可以有,那我们马上出发。”
指导员周军一锤定音道。
随即传来紧急集合的军号声,军区特务连全体开始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