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绝对能够一飞冲天,获得荣誉、财富与地位。
在听了赢天帝的讲述之后,嬴政的心中也是不由的浮现出了许多想法。
虽然对方说的比较简单,但科举的格局却是呈现在其眼前。
如果真的能够施行成功的话,对于秦国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的出现,比起商鞅变法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更大。
当初的商鞅所实行的那一系列改革,让秦国成为了战争的利器,于边陲之地崛起,渐渐的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川.
第161章 提出科举制度
此变法的效果很明显,完全可以说是秦国强大的重要基础。
但它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在战乱年代,可一旦没有仗打了,此变法也就不再适合秦国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将所有的重心都倾向于军事上。
简单来说,打天下需要的是武,而治理天下更重要的还是文。
赢天帝所提出的科举,完全是属于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官员选拔制度。
可想而知,一旦将这一制度落实,将会涌现出多少的人才!
不过科举有利也有弊,这无异于是在斩断贵族对于这一方面的垄断,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人知道了此事,肯定是会炸毛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能够多提拔“三四七”一些寒门之人,对于自己这个王来说却是件好事。
毕竟那些百姓们没有什么根基,就算是身居高位也威胁不到统治者,这样更方便管理。
在思考了一番之后,嬴政已经决定了要实行科举制度,不过有些话还需要说清楚。
“科举的确是个不错的变法,但是你应该知道这其中所要面对的风险!”
赢天帝闻言道,“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有三个。”
“其一,就是多收揽天下各个阶层的人才,让他们为秦国效力。”
“其二,就是收拢天下百姓的民心。”
“上千年来,那些官位一直都是被有权有势的人把控着的,普通的寒门之人即便是有真才实学也很难出人头地。
而科举无疑是给了所有人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如此一来天下人岂不是皆是感恩戴德?
只要天下万民认为父王真的是一位好君王,那么对于所颁布下来的诏令自然会欣然接受。
而且我们也大可以将文字律法等加入到科举考题之中,百姓若是想要通过这条路求取功名,就必须要接受新的文化与思想。
如此一来,您所头疼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听到这里嬴政眼神一亮,如此一来,秦灭六国之后,影响将会大大降低。
赢天帝又接着说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无论是什么制度,其本质意义都是一种束缚。”
“比如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拥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但也因为将太多的力量投放在军队上而忽略了民生,算是一柄双刃剑。
而科举,看上去是给了读书人一条飞黄腾达的出路,但实际上也是在将更多人绑在了这个制度之上。”
对于这种说法,嬴政跟荀子也是颇感兴趣,随即问道,“此言何解?”
“打个比方,我们的身边有着一群猛兽,虽然暂时被慑服了,但依旧有可能随时扑上来,为了避免其伤到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扔出一块肉,让他们都去争抢,这样一来,它们的攻击目标就会被转移,不会再生出事端。”
说到这里,赢天帝微微停顿,随后接着道,“其实这个天下的百姓们都是很淳朴的,只要还有一条出路,他们就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
嬴政跟荀子都纷纷沉思,科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与选拔贤才,更多的是要给天下的百姓指明一个方向。
让众人都朝着一个地方使劲,并且使之成为毕生的追求。
给他们活路的同时还让他们有了前进的目标。
当人们都有了目标之后,心里也就有了追求与寄托,自然也就安定了下来。
虽然最终能够被选中的肯定只是一小部分,但就是那一点微弱的希望,却会吸引无数人不要命的往上扑,这就是人心。
纵观天下,百姓为什么会造反?
究其根本,还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让他们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左右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把!
而科举制度却是给予了百姓们机会,让他们获得了一飞冲天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凡是想要通过科举成为人上人的就一定会维护这种制度,而在维护这种制度的同时,其实也就实在保护实行这种制度的上层领导者. .........
如此一来,秦国自然也就更加稳固了。
赢天帝看着众人的反应就知道他们定然会同意这个提议。
科举制度其实远远谈不上完美,就像他